周易听着这位的声音,认出来就是方才在背后说周易推广白话文,是乡野农夫所为的人。
周易摇了摇头:
“我来国子监教诲诸生读书,并不是我的想法,而是皇帝的命令。
诸位如果对这件事情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请当面和我说。
只恐别人听到,会以为诸位是在议论皇帝的命令,对诸位的前途不好。”
周易本想和这些大儒认真研讨学问。
但见到这些大儒从来就没想过和周易认真探讨学问。
而是以长辈、上官的身份施压。
周易也就放弃了和他们公平竞争的打算,
直接把朱元璋搬了出来。
比辈分,比官位?
欺负周易一个刚来国子监的低级官僚。
嗯?难道你们还比朱元璋的辈分,朱元璋的官位还大不成?
对面的九位大儒听着周易说话,面色都有些不好看,方才在背后议论周易的老者,更是面色涨红。
这些大儒,心中对朱元璋的评价,可能还不如乡野村夫,而是在街边讨饭的和尚。
当然了,这句话不能从嘴里面说出来,想想就行了。
可是,如何反驳周易?
屋子里面的十个人呢,一时间都不说话,空气陷入了凝固。
还是宋讷打开了话题:
“此番讨论,只讨论学术,不议论其他。”
周易翻了一个白眼儿,若真的是只讨论学术,不讨论其他,那为什么进来便要用辈分压人?
周易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继续扯虎皮,挂大旗:
“皇帝陛下已经下令,让我在国子监,为诸生讲授白话公文的学问。
相信在此番讨论之中,能和诸位前辈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相信会对我对国子监诸生的教导,更加有利。”
宋讷沉默了一下,紧接着点了点头。
一会儿若是能够让周易心服口服,自然周易会自觉地想皇帝请辞,干不了教导国子监诸生这个事情。
周易便拿出稿纸,开始陈述白话文的好处。
当然,周易阐述白话的好处是,有意地忽略了白话公文对文化传播,文化下移的影响,对更多百姓开启民智的影响。
而是重点阐述了白话公文的实用性。
或者话句话说,周易阐述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二“朱元璋喜欢”这五个字展开的。
九个大儒听完,都有些愣神。
九个大儒心中的真实想法,就是所有有学问的人,都会认为文言文更典雅优美,但是他们也知道,当今的皇帝朱元璋的出身。
若是让朱元璋遇到文言公文,就是秀才遇上兵,根本领悟不到文言文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