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外实习时,他就听一位规培快满三年的前辈抱怨过一次。说是在骨外科规培三个月,天天就是写病历、手术台上辅助干些拉钩之类的杂活。
连缝皮都没捞到过一次。
更别提接骨之类的手术操作了。
手术室的门打开,一位捂着腹部,不断哼哼的女病人被推了进来。看这情形,急性阑尾炎的概率非常大。
周灿做的手术多了以后,已经能从病人的疼痛部位,或者一些症状表现,大致猜测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果然不出所料。
是急性阑尾炎。
许医生看过检查报告后,又仔细询问了病人的情况。
确认病人已经禁食超过六小时,并且符合手术指征,这才把麻醉医生叫了过来。
像这种急症,如果禁食时间较短,有麻醉风险,但是又急需手术。
一般会由坐诊医生初步处理。
先是按流程给病人做检查,明确病因后,可以先对病人打止痛针,给予消炎药。一直等到病人胃内食物清空,再推进手术室做手术。
急诊这边不像专科住院部,病人安排手术前,往往需要先住院接受两到三天的管理。
这边送来的病人,有时候为了尽快手术,他们不知道胃内食物没清空的后果,会选择向医护人员隐瞒进食的真实时间。
比如上次那个呕吐的老者,就有这种嫌疑。
遇到这种情况,急诊医生们其实挺无奈。
病人需要紧急手术抢救,医生的心思全放在抢救上,压根想不到病人和家属会欺骗医生。
当然,万一出了事,签有手术同意书。
上面说得清清楚楚,真打官司,输的多半是病人和家属。
麻醉医很快便到场了。
许医生把手里的手术病人做完后,没有再叫下一位手术病人进来。
而是让周灿来给这位病人做手术,他守在旁边监督指导。
面对二级手术,许医生从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
周灿已经做过好几台阑尾切除手术了,此刻操作起来,压根都不需要许医生提点。
开腹、寻找阑尾、分离网膜、肠管,结扎阑尾根部与血管……每一个动作都是熟练而精准。
就在这时,有两人突然闯进了手术间。
一男一女。
男的四十岁左右,看上去透着一丝威严。应该是手里有点小权力的管理层、干部之类。
那个女的相当年轻,仅有二十多岁,拿着文件夹、DV机。
一进手术间,直接对着正在手术的周灿、陆医生拍摄。
“你们这是干什么?”
唐玲赶紧上前制止这两人。
手术室不允许随意拍摄。更不许不相干的闲杂人等进入。
这两人能够换上手术防护服,说明很可能是医院内部人员。
“我们是医务科质控组的。我是质控组组长钟辉。”
男子一脸威严的介绍着自己的身份。
别看只是一个组长,这可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行政干部,手中握有实权。
医疗质控,一直是医院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