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秦为什么二世就亡了 > 第十三章 小朝会(第3页)

第十三章 小朝会(第3页)

墨城,九卿之一,少府令,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地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墨城是诸子百家中墨家当代巨子,不被天下墨者承认的巨子,墨家传承信物巨子令也并不在墨城手中。

此事说来话长,长话短说。墨子创立墨家,墨家擅长机关术,器械制造之术天下无出其右,各国当权者纷纷拉拢墨家,但是墨家的理念却是兼爱、非攻,不符合战国时代的社会现实。

墨家在墨子去世后,逐渐分裂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专心学问,研究机关器械之术,不参与各国纷争,另一派却认为应该凭借机关术积极参与各国纷争,为墨家增加政治资本。

墨家内斗不止,终于,在秦孝公时期,秦孝公亲赴墨家机关城,游说墨家诸子,墨家中想参与政治的墨者就跟随秦孝公来到秦国发展,为秦国建设添砖加瓦。

百年后,墨家正统早已式微,甚至一度失传,在秦国的这一支墨家派系便自封为墨家巨子,为表示正统身份,以墨家创始人墨子为姓。

墨城,正是这一代墨家统领,墨家入秦后,一直备受秦王器重,历任少府令都是墨家中人担任。

毕竟,在手艺活这方面,没人玩的过墨家。

……

三公九卿安排完毕,嬴政缓了口气,一次性说了这么多话,喝杯茶休息一下。

嬴政时期没有太尉,太尉掌天下兵权,能居太尉者,威望在军中必然是无人能比才行,如果王翦在世,太尉不作第二人选。

但是王翦在嬴政统一天下后病逝,其子王贲也随后病逝,秦国剩下的将领中,能叫的上名的也就李信、蒙恬、屠睢等人。

李信威望足够,但是李信攻楚失败,是抹不去的污点,这辈子再难翻身。

蒙恬在攻打六国是崭露头角,但是六国覆灭的太快,还没发挥出最大的实力水平,虽然后来蒙恬北击匈奴,打的匈奴人抱头鼠窜,但是这个时候的匈奴,冒顿单于还没崛起,匈奴尚未统一,在秦人眼里,匈奴还是未开化的野人,打匈奴算不上什么功劳。

屠睢也是后起之秀,早年是嬴政的侍卫,后来得到嬴政的提拔,让屠睢跟随大军攻打六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六国覆灭后,嬴政派遣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之地。

可惜,南征百越比起灭六国更加不容易,虽然最后征服了南越,但是大军损失惨重,屠睢更是战死沙场,嬴政不得不下令秦军就地驻扎,休养生息。

就这样,太尉一职一直空悬,无人担任。

……

胡亥看着嬴政对于东巡的各种安排,才明白,原来刚才的大朝会只是走个过场,这里的小朝会才是真正的主场。

也对,官场都是这样,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胡亥掐指算了算,好家伙,嬴政此次东巡只带了李斯和墨城两个文臣,一个武将都没带,难道他不知道外面很危险吗?

胡亥犹豫着要不要提醒一下嬴政。

……

嬴政喝完茶,觉得嘴没那么干了,于是继续安排道:

“章邯,朕此次东巡,带三万禁军出巡,由你统领,朕的安全就交给你了。”

“诺!臣必护陛下周全。”章邯领命。

在场的众多大臣都纷纷看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军,知情者只知道这个章邯是禁军统领,守卫咸阳宫,是嬴政的心腹。

在将星云集的秦国,章邯这种没立过什么军功的家伙,却能负责嬴政东巡的护卫职责,很多人还是不服的,但是由于嬴政的威望过高,他们也不敢提出异议。

胡亥也看向章邯,巧了,这个人他知道,在秦二世时期,秦国人才凋零,能拿的出手的没有几个,而章邯就是其中一个。

据说,造反大军都快打到了咸阳城,章邯临危受命,带领着骊山修皇陵的三十万囚犯击溃了造反大军,凭借一人之力为秦国强行续命,可惜后来遇到了项羽,生不逢时啊。

此时的章邯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禁军统领,被嬴政从茫茫人海中发现了。

有章邯护卫,胡亥对这次东巡的安全放心了不少。

细细想来,嬴政的安排挺合理的,皇帝出巡,政务依旧需要处理,天下各地的奏章还是送往咸阳,若是嬴政将三公九卿全都带离了咸阳,朝廷恐怕会停摆。

虽然九卿都留守咸阳,但是九卿各府都安排了各自的官员陪同东巡,毕竟嬴政在路上也会处理一些政务,需要人手执行。

嬴政此次只带了左丞相李斯,还留下右丞相在咸阳处理政务,九卿中也只带了少府令,不会影响到中央政府的日常运转。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