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皇叔他们一同探讨军国大事,试问整个长安有那个富贵权门的二代有这个资格?
嗯,果然,跟着老师,这逼格都高了不少。
唐苏凡想了想,想了个开头,随后就慢慢说道。
“兵圣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对突厥作战理当双管齐下。”
“大战略嘛,草原部落内部分分合合,彼此忠诚度远不如大唐这么强,何不采取离间之计,拉拢弱的,打强的。”
…
“前隋这么玩过,可惜让杨广玩脱了,但我相信凭圣上和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定然能稳操胜券,掌控全局。”
拉拢分化?
李世民几人沉眉,倒一时间还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去年,突厥因连年征战,与霜冻干旱天灾,使得民疲畜瘦,大量牛羊冻死,饿死,薛延陀,回纥部趁机起兵反抗,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
夷男归附大唐。
朝廷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为漠北共主。
这些事儿朝廷早在实施,长安城人尽皆知,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一点,他们自然也能想到,且暗自里的动作,也早就开始了。
唐苏凡微微抬眼,继续说道:“对草原作战呢,单凭拉拢分化可不行。”
自然单单拉拢分化的确不行,又不是学生打群架,分帮派,人心越多,也就越复杂。
“而目前正面的最好的军事攻打,便是派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再派一部,率领中军向云中和马邑挺进,再有一统帅之人,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如……英国公李绩~”
“再有一路,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
“再派一路,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李绩遥相呼应,负责掩护左翼。”
“另外大同道统军一路,从灵州往西北挺进,以截断突厥的西逃路线。”
“畅武道派出一军,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并监视和牵制突利可汗。十余员大将共率兵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六路反击突厥。”
“此六路大军互为犄角,彼此依托,攻防兼备,定能牵制颉利的主力。”
李世民几人听得眉眼愈发明亮,虽然知道唐苏凡知道这些。
但如今细细将他们暗定的计划重新摊出来,仍是心有震撼!
甚至连通漠
0道行军总管李绩都推算出来,不愧是仙门弟子~
哪怕魏征,都是眉目结愁,冥思苦想。
他并不是什么一味不知变通的迂夫子,相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他也一直在琢磨。
“不过,最终决胜我认为……可组织奇兵,这支奇兵兵贵精不贵多,派悍将率部奔袭,千里斩敌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生擒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