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小城小爱拇指琴简谱 > 1店村(第1页)

1店村(第1页)

这是一个中华东部的一个小村庄,坐落在一个普通的贫困小乡镇。

村子名叫店村,村南边的村碑上说伏姓是战国后期皇帝为赏有功之臣赐下来的姓氏,也不知传承了多少年,祖祖辈辈世代相传便形成了这个小村落。

虽然这个村原住民姓伏,但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倒是有大半张姓,几个零散的别姓,再没有其他。

村子不大,从南到北也就一里多地,东西还要略小。几百口子的人,那时候人人都穷,倒也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人心倒也算是纯朴。

倒也不是没有冲突,偶有两家子吵架撂了挑子,男人拿起铁锨直往身上招呼,拍在身上也得疼上十天半拉月。女人吵架相对就“文雅”些,一般倒也不用“武器”,什么抓耳挠腮,薅头发是避免不了的,这些倒也不算什么捅破天的大事。

街坊邻居,这种事在所难免。

店村主路呈南北走向,把村子分成东西两部分。往东有三条辅路,西边房子盖的稍显凌乱,也就没有能贯穿南北的路。

东西辅路较多,也较零散,东边的辅路多些,由于西边房子太乱的缘故,一般也就通到主路便没有了。

那时的路都是土路,就是镇上也少有柏油路,更别说村里这种穷乡僻壤。且路高低不平,尤其是到了雨天,就是牛车也得打几个出溜,难走的很。

伏歌家便住在村子的东半部分,主路东边第一条街,总算起来大约在村子的中部,主路往左一拐就能看到。

家里父母都健在,下面有一个弟弟。还有一个二大爷,伏歌父亲的亲哥哥,没有结婚,一直一个人,平时不回家,在外务工。

房子是那种土房子。地基是石头,石头上垒了几层青砖,上面全是用泥和小麦杆掺在一起,后慢慢累起来的土墙。梁是木头结构,别小看木头,但是很结实,用个几十年完全没有问题。最后盖上用芦苇杆做成的,本地人叫帛仗,再合上瓦,就算完成了。

屋不是很高。也就是那个年代,家里穷,营养不良,人就长的矮,家里大人进出磕不到头,只要稍高一点的人都得稍低着头。有时候那人高马大的人家来串门,忘了这茬,没准头上就得撞出一个大包。

伏歌今年6岁,弟弟4岁。伏歌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

那时候不叫什么幼儿园,叫育红班,村里到了上学年龄的都要到育红班上学。

伏歌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弟弟恰恰相反,说起来嘚吥嘚的没完没了。

此时正值暑假,还没有上过学的伏歌根本不知道暑假的宝贵。哥俩正在院子里玩,玩的都是那时候都在玩的跳房子。

用不知哪里捡来的石灰块儿,在地上画上房子,哥俩就玩了起来。那时候玩的东西很少,连个玩具都没有,所以这种游戏小孩子们都玩的不亦乐乎,天天玩都没有腻的时候。

此时妈妈正在喂猪。那时候有的家里养着几头猪,少的一两头,多的也就三四头,院子小,规模化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更没有那个念头。过年的时候,条件稍好的人家就得来一头,宰了自个儿留着吃,也有自己杀来卖的,把猪宰了,拿个破桌子支起个摊子,都不用吆喝,庄子小,杀头猪半个村都得知道,有想要的或是馋这两口的也会要上二两。

卖猪的钱,给家里买点油,买点鱼,再添点水果,给孩子添置一件新衣服,这就算过年了。

说起杀猪可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谁都能干的。一头出栏的猪起码四五个身强力壮的成年人齐上阵才能压制的住,得费一番功夫。

猪圈就紧靠在西屋南边。说是屋,不过就是用泥泥起来的棚子,连个门都没有,放个零里八碎的。

圈里三头猪,齐齐拿眼瞪着伏歌的妈。他妈正往猪圈里撒从地里割来的草,猪见了都兴奋的吱吱乱叫。

这时哥俩看到妈在喂猪赶忙撂下游戏过来帮着妈妈喂猪。

妈妈让哥俩提过来一桶水,再在桶里放一点玉米面,一觉和,倒在猪槽子里,就着青草,猪吃的可香。

玉米面都是粗加工的,颗粒大,是专门用来喂猪的。

猪圈南边,也就是前邻的后边,便是厕所,也叫茅子。厕所很小,围着低矮的墙头,里面用青砖砌了一个长方形的深坑,这边是厕所了。

厕所后边掏了一个窟窿直通后边的猪圈,粪便直流进猪圈。

这时哥俩正起劲儿的一人抱一把草往圈里扔,玩的比游戏还起劲儿。嘴里叽叽喳喳,圈里猪吱吱吱,一副热闹的小院农家景象。

猪圈以西,便是一个占地半个院子的菜园子,周围用一些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烂砖烂瓦,垒起了大腿高的围墙。里面有一棵几十年的大枣树,此时上面都是青涩的小枣。还中了几棵向日葵,一阵微风浮过,无精打采的冲着太阳轻轻摇着脑袋。还有几棵茄子,一小片鬼子姜。这鬼子姜学名叫做洋洋姜,只要种下一块儿,就能扑棱出一大片,腌咸菜非常好吃,清脆可口。挖出来,放在一个坛子里腌起来,过段时间捞起来吃,一家子都喜欢这种咸菜。

园子里还有两头黄牛,被拴在大枣树下,此时正惬意的趴在地上休息。尾巴时不时的撩起,驱赶身上的苍蝇。

小院大门朝西。大门很简陋,就是用几根方木做成框架,再用竹子劈成一片片,用铁钉钉在框架上,这大门就算成了。对开的大门挡不住全部视线,从缝隙间可以直望门外。

这便是伏歌的家。

在农村,地里的活过于繁重,日头又晒,伏歌便只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给家里分担一些。像给猪割草,放牛之类的活。

这天下午,父母便给兄弟俩下达了放牛的任务。

村子以南便是店村的庄家地,更远的南边也是,但哥俩太小,还没有去到过那么远的地方。

母亲下地之前嘱咐不用那么早出门,怕太阳毒晒着兄弟俩,哥俩倒也谨记嘱咐,3点多才两人牵着一头老黄牛,背着一个包袱,手拿一把旧镰刀,慢慢悠悠向着地里走去。

路上下地劳作的农民来来往往。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