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皇帝点点头,深思了片刻,又问道:“你何以觉得,你的这些策论就能扼杀那些蠢蠢欲动的萌芽呢?”
李令月答道:“饱暖思淫欲。当一个人身处贫寒之际,只是想着埋头苦干好让自己吃饱穿暖,不会有过多不安分的想法。”
“这就好比在朝堂之中,若处在人人自危的境地,所有人都一门心思想着避祸保命,如何有暇顾及那些成王败寇的谋逆之心?”
则天皇帝笑了笑,似乎很赞同李令月的说法,提出了最后的疑问:“你可否知道,若将你的策论落到实处,那绝对是史无前例的严苛法制,甚至有血腥治国之嫌。治国之道向来都是松则散,紧则崩。”
“在强压之下,那些本就蠢蠢欲动的乱臣贼子,未必不会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结抱成团犯上作乱?别忘了饱暖思淫欲的下一句,便是饥寒起盗心吗?”
李令月点点头,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的确,如此。可母皇看过很多历史典籍,应该知道君王将严刑苛法交于臣下手中,若让其代君治臣,必定引发权臣之祸,若让其如代君治民,必定引发暴民之乱。”
“纵观历史,亡国之祸都大多是在严刑苛法,苛捐杂税之下,民不聊生而引起的揭竿起义。儿臣认为这道理就如同,百姓是水,江山为舟,君王不过为船夫。”
“滴水力量不足道也,千滴水的力量微乎其微。可倘若千千万万滴水同心同力就可汇聚成江河湖海,其若顺便可保船夫之舟一路乘风破浪,其若逆便能掀起惊涛骇浪,以至于舟毁人亡。”
“因而,儿臣认为于民,绝对要宽仁厚德而治,让其与君王同心同德,必能让大周社稷永盛不衰。所以,儿臣觉得结合当前的形式,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民治臣,才可从根本上浇灭朝堂上那些蠢蠢欲动的不臣之心。”
面对她的长篇大论,则天皇帝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将话题引向一旁的上官婉儿:“婉儿,你也
看过这些策论,你觉得呢?”
上官婉儿回话道:“奴婢觉得,以更深的层次来看,臣与民其实存在着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他们的立场看似统一,实则对立。”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陛下该防微杜渐的也的确是臣而非民。若以公主之策,就能颠倒两者间的监管关系。这样一来,无疑能让那些有着蠢蠢欲动之心的逆臣,暴露在天下万民的监管之下。”
即便上官婉儿表示赞同,则天皇帝依旧没有表态,她只是略微点了点头,而后起身道:“时候也不早了,朕也该回宫了,公主也早些歇息吧!”
见到她的模棱两可的态度,李令月不禁在心里纳闷:“她这究竟是采纳,还不采纳?照理说,这些国策无懈可击,我真想不出她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李令月心里虽犯嘀咕,可并没将困惑问出了,而是躬身向迈开步子的则天皇帝道:“儿臣恭送母皇。”
则天皇帝扶着上官婉儿的手臂,一步步走下台阶,当走到李令月身边,她突然停下脚步,问询道:“之前,朕听婉儿说,你打算搬回去住,是吗?”
李令月回话道:“之前,母皇让儿臣进宫小住,可儿臣死皮耐脸在宫里这一住就是一整年,母皇不好赶儿臣走,儿臣总该有点自知之明吧?”
则天皇帝笑了笑道:“这就一年了啊,时间过得还真快!你若想搬到宫外去,朕也不留你,不过你得答应朕,隔三差五就得进宫看看朕这个孤家寡人。”
李令月温言细语道:“只要母皇不觉得烦,儿臣愿意天天进宫给母皇请安,陪母皇散步聊天。”
则天皇帝道:“只要你有这份心就够了。朕会让他们将这处芬芳殿空着,你随时都能来宫里走走,小住几日。不过,驸马府离皇宫有些远,你时常进宫多有不便,正好皇宫附近有处府邸还空着,朕就赏赐给你做太平公主府,如何?”
听到这话,李令月心中一喜,则天皇帝这摆明是以赐宅来试探自己的心意,若自己接受公主府就代表能够抛开前尘往事重新开始。
若是如此,则天皇帝也能无所顾忌的给予权利森林的准入资格。
李令月喜不自胜的躬身谢恩道:“母皇能替儿臣想得这般周到,儿臣真是受宠若惊。”
--0---0---小--说---00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