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秘药珍贵,林森是因为特殊原因,第一次洪正良给他了5颗,以后修炼过程中,一个月仅仅有两颗,也就是说他想进阶最少还要两个月。
而且,他在现在的修炼中已经感觉到进度开始缓慢,也许这就是瓶颈?
林森细细思索,按照洪正良的说法,练武以前并没有所谓的明劲、暗劲、化劲这样的境界划分。功夫功夫、一横一竖,谁高谁低,只有打过之后才知道。
十几年前,郭云深大宗师自身修行进行梳理,同时也将各家的境界标准进行细分,他著《能说形意拳经》一书,对武道修炼境界进行了整理和细分,这才有了现今的武术等级体系。
郭云深大宗师在书中说:“形意拳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三种练法。三层道理是:一练精化气,二练气化神,三练神还虚。三步功夫是:一易骨,
二易筋,三易髓。三种练法是:明劲,暗劲,化劲。”
我们现在所说的明劲、暗劲、化劲,其实都是从郭宗师大宗师的理论中借来的,后来各门各派一看这么称呼挺好,也就慢慢流传开了。
现在林森所用的练法就是明劲。
什么是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运转要和顺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
明劲,就是拳罚的刚劲。易骨,也就是练精化气易骨的说法。
拳经上有记载:因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故发明其道。大凡人之处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先后天不合,阴阳不交,皆是后天血气用事,故血气盛行,正气衰弱,以致身体筋骨不能健壮。
故昔达摩大师,传下易筋、洗髓二经,习之以强壮人之身体,还其人之初面目。后岳武穆王扩充二经之义,作为三经,易骨、易筋、洗髓也。将三经又制成拳术,发明此经道理之用。
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与古之五禽、八段练法有体而无用者不同矣。因拳术有无穷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阴阳混成,刚柔悉化,无声无臭,虚空灵通之全体。所以,有其虚空灵通之全体,方有神化不测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内外一气,动静一源,体用一道,所以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也。
因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阴阳变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与天地之理相合,身体虚弱,刚戾之气,岂不能易乎?即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强,柔者易之刚,悖者易之和。
所以三经者,皆是变化人之气质,以复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劲,练精化气之道也。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规模锻炼,练至六阳纯全,刚健之至,既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劲之功尽,易骨之劲全,练精化气之功亦毕矣。
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练武第一阶段为易骨,本质就是在淬炼全身骨骼,使得人能够爆发出更强的刚猛力量。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明劲就是武术中练精化气的过程。
练成明劲,通过锻炼,把全身的赘肉都练成肌肉,能随时调动身体,控制骨骼,运用腹腰腿骨骼各处的力量拧成一股,每一拳出去都有千斤重力。明劲练成,开发了身体的潜能,激发人体的极限,但是却不懂得收敛元气之法。
所以练成明劲之人,力量虽然强,但是体力耐力都不能持久。而且并不能养生。人到青年还没有事情,到了中壮年,则元气衰败,一身肌肉得不到保养,都会松弛下来。人早衰早亡,身体到处都是毛病。
一般人出拳,都是手臂肌肉的力量,不会调动腹腰腿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把精血体能化成元气能量热量的功率也小。练成明劲之后,每一拳一脚的发力,都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全身的精血体能化成能量热量元气的功率非常之大。
正因为如此,若是只懂明劲,一味猛打,又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则把身体的精血体能都打空了,所以比普通人还要衰败的快。
所以,就有下一个境界,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