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老一辈的革命者,楚青的传奇经历,无疑是当晚最耀眼的那一个。
现在的媒体也是真的神通广大,他们将楚青原主,三次高考不中的事情都给挖了出来。
从创业到步步高如今的成就,全部展现到了大家的面前。
不管是他岁的年纪,还是只用四年,就闯出了这样大的帝国。
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在一个人平均工资不足的年代,两年捐款补贴两个多亿,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
甚至不少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多钱。
然而当这一切和楚青的年龄结合起来,就显得更具传奇色彩。
在我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神童。
也不缺年少得志的天才。
只是像楚青如此耀眼的,却是最近几年来少有的。
等这些报道出来之后,楚青也想明白了,自己之所以能被选上,除了有老赵帮忙举荐,更有国家需要。
这两年,下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鼓励回归社会再就业,也就成了当下的时代主旋律。
这就和三十年后专家鼓励年轻人灵活就业一样。
……!
楚青这种靠着自主创业的成功者,就自然成了可以拿来标榜的榜样。
只是有时候成为榜样,未必就是好事。
“老板,门口又来了几个人,说是你老家的亲戚。”
刚刚送走了一批上门拉投资的地方官,杨丘山又给他带来了另外一批人。
“又是什么亲戚?我老家已经没亲戚了,让他们那来的回那去吧。”
稍微一思索,楚青也就知道,来得应该是原主的那些家乡人。
以楚青继承下来的记忆,他可知道,这些所谓的亲戚,原来可没给过原主好脸色。
他当初之所以宁愿卖了田产也要出门闯荡,就是因为在哪个地方,让他待不下去了。
“可他们就坐在外面不肯走。”
“不肯走就轰走。以后只要上门说是我亲戚的全轰走。”
楚青可没什么心情,见劳什子亲戚。
他又不是原主,就算是真的原主在这里,估计不但不会见,还会找人把他们都给抓起来吧。
自从《感动中国》被全国报道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开始不断有人以各种名义找上门来化缘。
那些真心邀请步步高,过去建厂的地方还好说,毕竟只要能谈,楚青都还是愿意坐下来听一听。
可各种打着亲戚好友的名头,过来拉关系打秋风的楚青就懒得理会了。
也许这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没有去管那些在门口纠缠的所谓亲戚,楚青直接坐上车就出了门。
他今天要带老任去见个人。
国内说到,就绕不开一个人李士鹤,和那个辉煌一时的大唐通讯。
大唐基本是直接从邮政划分出来的班底,其中就有老吴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