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皇后如意心计 > 分章完结103(第1页)

分章完结103(第1页)

家眷数千,满载而归。33kanshu”

我虚弱地跌坐在地上,气地浑身战栗。守备不忍,犹豫了片刻,还是想要伸手扶起我,却被我一手打开。

“娘娘……”

他的神情亦是悲愤,但是萧琰还是他的君主,他不敢指责。我终于明白方才魏瑾为何那样按捺不住,告诉靖儿他父皇错了。不是因为魏瑾不懂得谨言慎行,也不是因为与我意见不合,而是因为萧琰的所作所为,简直是丧心病狂,令人发指。

他一早知道辽兵要来,恐惧之下选择逃亡。可是如果所有人一起转移,目标太大行动也迟缓,早晚还是会被辽兵追击。所以他选择一个人逃走,丢下文武百官,丢下他的百姓,只留下一个空营诱导辽兵去袭击。因为这样,他可以就不用担心辽兵追击,可以高枕无忧地逃离。

可是他逃就逃,为何不在大营中预设伏兵。只要安排妥当,辽兵此来必定是有来无回。一旦首战告捷,将士就会信心倍增,热情高涨。破敌的胜算,就会又多几分。

他难道连反击辽兵的胆量,都没有了么?因为惧怕辽兵,所以连动手过招地勇气都没有,连知道他们要来攻击,都不敢设支伏兵?

“娘娘,您别伤心。可能是情急之下,皇上忘了娘娘。”守备温和地宽慰我道。

我茫然回首:“什么?”

守备一愣,然后摇了摇头:“没什么。”

他这番样子,更让我心底起疑。我猛地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看着守备,问道:“你方才到底想说什么?”

守备淡淡道:“末将只是想安慰娘娘,娘娘毕竟是女子,军国大事,就不要操心了吧。”

我嗤的一笑,后宫待了这么多年,我若分不清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就是傻子了。

神思辗转一会儿,我问他:“皇贵妃和六皇子呢?还有太后,他们不至于都被辽兵掳走了吧。”

守备这下再也无法隐瞒,垂下头颅默然不语。

我想了想,然后半是自言自语,半是告诉这个将军:“看这情形,大概皇上逃亡之际,还不算良知尽泯,知道带上自己的老母妻子。”我偏头看向那个守备,只见他眼中闪烁着不忍和怜惜,不觉失笑,“将军不必担心本宫会因为皇上遗忘而伤心,莫说如今天下大乱,就是风平浪静,他也记不得我了。更何况,就算他要带我一起走,我也比不肯走。因为弃臣民于水深火热,只顾自己奔走逃命的事,我周暄还做不出。”

话如此说,心底还是留有半分怅然。对于萧琰我早已死心,他不在乎我的死活我也好不在意。但是靖儿、易儿、平儿和华儿,都是他的亲生骨肉。难道大难临头之时,他半分也想不起他们来么?

正文第138章银杏叶(一)

我托魏瑾为我寻乳娘的事,他很快就办妥了。他又不知从何处调来了几个兵士,或替我洒扫院落,或替我生火做饭。我统统都把他们送了回去,魏瑾听说后,也便由着我做主。

天下已经是这个形势了,城门外辽兵虎视眈眈,将士们征战还来不及,怎能分心帮我做这些琐事。我自己身为女儿无用也罢,再拖累军情,就实在是不识大体了。

战事绵延着,一月之内,辽兵对暄化和凉河发起了数次猛攻,都无果而归。对于暄化我还不太担心,这里城墙牢固,驻军皆是精英。但是哥哥那边兵多却尽是空架子,粮草不济帐篷还不足,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撑住的。

趁着这段时间,大齐分散的各部互通消息。萧琰及皇贵妃郭氏、懋妃梁氏、婕妤马氏、容华赵氏以及贵人花氏都陆陆续续追随萧琰到了剑南。皇五子昭定、皇六子昭殊也皆随母如入剑南。近襄侯夫人萧氏,也由一队兵马护送到了项党,然后辗转到了剑南。乱军当中,娇嫔吴氏以及良媛杨氏被杀。余者皇族宗亲,百官家眷,或死或失踪,已难追查。

几场仗打完,双方都有不少负伤的士兵,军情由烈火灼油演化为互不侵犯。暄化城毕竟是个小城,伤兵一多,难免屋子不够,不少士兵让出房屋睡榻,露宿街头。

我忖度着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将就,就告诉守备让他把我们居住的地方空出来,倒还能住上十几个人。守备略想想,也就答应了,把我和孩子们都接入了他私人的府邸。

陈玉华自进入暄化城后,日夜随着魏瑾和守备统兵,片刻闲暇也无。而等战事稍微安定下来,魏瑾、她和守备轮流值守,才有些闲工夫。

而我连续几日在守备家中发现了魏瑾和陈玉华,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敢情他们两人,也都住在守备家中。只是因为从前战事紧急,他们无暇回来休息,所以才没见过。这下子守备家中当真热闹,仆役不算,每日差不多都有三个大人和三个孩子挤在同一个院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指不定谁就踩了谁的脚后跟。

院子里种着一棵百年银杏,这个时候银杏叶已经泛黄,似乎是镶了一层金边。易儿似乎很喜欢这些银杏叶子,时常在银杏树旁捡地上的落叶,然后趁着我们不注意,悄悄夹在守备的藏书中。他那一双小眼睛滴哩咕噜的转着,明显是不想让守备发现。而守备察觉之后,也并未多说什么,反而选了几本有趣浅显的图志,给易儿翻看解闷。

魏瑾发现之后,偶尔无事就拿来笔墨,教易儿画画。易儿在这方面天性不错,画了些时日,形态就已经很逼真了,只是意趣稍欠。我这样点评,他又不乐意,非缠着我让我施展两手和他比比。

“母后总说我画的不好,那不如母后画一幅,也让我们看看有多少意趣。”易儿左手牵着魏瑾,右手拉着守备,冲我狡黠一笑。

我不觉失笑,这个孩子年纪不大,倒懂得拉拢同盟。他一句“我们”,直接把魏瑾和守备算作他那一头的,而我竟少不得依他,露一手应战。

提笔蘸墨,刷刷几下,纸上已有银杏树大概形状,树干纸条用浅淡不一的墨色营造出稀疏远近。换了一支微管狼毫,我又勾勒出细碎枝叶。再稍加修饰,添些小小零碎,简单的一幅银杏图,也便有了模样。

易儿惊得目瞪口呆:“母后,你好厉害呀,竟然还会画银杏。”

我不以为意,搁下画笔,说:“这有什么,京城中未出阁的大家闺秀,谁人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若说会画些梅兰竹菊,山水人物,自然不足为奇。只是银杏图少见,就连末将都是试了好几次,才略微能画出些神韵。而娘娘提笔而就,看这熟练程度,倒像是常画。”魏瑾若有所思。

我本也没想隐瞒,道:“家母在世的时候,最喜欢银杏树。而我自小的画功,都是由她所授,回画银杏也属正常。”我看着魏瑾,心中想到他数次神思敏捷语出惊人,让我哑口无言,委实委屈。而话说到这里,倒也可以戏弄他一下,便自然而然接口继续,“家母常说银杏姿态之美,不及梅花盛放。香气馥郁,何敌兰花清雅。至于风骨气节,自然也不像翠竹山菊为世人道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