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左道之士 牙齿 > 第一百十三章 大战六(第1页)

第一百十三章 大战六(第1页)

京城洛阳,董相府

关东联军接连攻打虎牢关数月,都被守军阻截在关墙外面不得寸进,起初董卓每日都听取战报,义子吕布被中山军三英战败,心里急切地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好几天睡地不安生。

而后,关东联军内部倾轧严重,竟然压制崭露头角的强藩诸侯,董卓通过细作得知缘故后,放下内心的担忧,继续沉湎于权势带来的快乐。

可惜,董卓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曾经目光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在醇酒美色的消磨中,逐渐变得老眼昏花,敏捷的身体开始臃肿蜕化,能挽强弓的双臂,能以一己之力搏杀熊虎的胳膊,早已肌肉松弛,再也不复当年之勇。

惟有董卓的权势,率领边陲苦寒之地的豪杰勇士,踏入繁华的京城洛阳恣意享受的经历,带给他崇高的威望,无论是汉羌两族的英雄,还是凉并两州的将士,都视其为共主,愿意在其麾下奔走,甘效犬马之劳。

不过,董卓还是老了,脸上浮现出衰败的黑色老人斑,骨子里透出垂垂老朽的暮气,若不是那一身丞相的行头,出行堪比天子的仪仗,扔在路上市井百姓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英雄迟暮啊!董卓的心态再也不复昔日担任凉州刺史的雄心壮志,或许是龙气的反制,或许是西凉军军气的颓废,他开始变得猜忌心重,开始疑神疑鬼。

他忆起初入洛阳城时,斜刺里射来的毒箭,若不是胯下神骏赤兔挺身护主,他早就是一具死尸,根本没有机会挥军入京,剑履上殿,把持朝政,生杀予夺的权势。

那支印象无比深刻的暗箭,浸透了冰冷刻骨的杀意,由此可见洛阳城里,还有一些远见卓识之辈,能够预见他率军入京带来的一系列恶果,故此做出反制。

董卓开始害怕了,独自站立在权势的巅峰,俯视大地苍生的时候,未免不会觉得有孤家寡人之感,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俗话说,风起于青萍之末!

当董卓的内心被某种“总有刁民想害我”的情绪抓住,他就觉得偌大的洛阳城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否则他可以单人匹马入宫,而不是几百人前呼后拥,毕竟潜意识里还是觉得会有义士冒险刺杀,他终于害怕了。

最熟悉董卓性情的“谋士”李儒,对他的心态变化了如指掌,不过李儒早已对其失望透顶,毕竟董卓过于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对以往的老人也不够尊重,态度很强硬,就像顽童似的不听劝。

因此明哲保身的李儒选择不对抗,不进谏的策略。凡是董相说的一定执行,不管后果是好是坏,凡是董相决策错误引发一系列恶果,不管影响是大是小,都会说董相英明。

掌握军中秘谍系统,又兼职相府长史一职,手眼通天的李儒,纯心想要蒙蔽董卓,实在是容易不过。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做,显然是对董卓彻底失望了。

报喜不报忧的战报,都是经过李儒的手,递呈到董卓的桌案上。虎牢关的守军积小胜为大胜,形势一片大好,不是一般的好,是前所未有的好。

没想到,接连几个月的瞒报后,关东联军竟然因粮草不继自行崩解,诸侯们各自就食,所谓的讨董盟约成了彻底的笑话。

李儒精心准备的谎言,原本还预想着有一天会被戳破,自己该如何应对,没想到对手实在是太烂了,竟然先支持不住,偷偷摸摸地开溜了。

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砸地李儒晕乎乎地,感觉脑子不够用,不过经此一闹,他也察觉到京城洛阳,的确不是久留之地。

尽管有虎牢关、汜水关等天下有数的雄关可以拒敌,不过关外地界都是不服董卓的豪强。仅仅是骁骑校尉曹操出面,就可以背靠门阀借势,掀起偌大的讨董风波。

没有足够的缓冲地带,西凉军依旧待在京城洛阳,迟早有一天会被人瓮中捉鳖坑死,只有退往长安,占据土地肥沃的关中,以函谷关为界,坐拥大秦起家的雄厚本钱,关上门经营数年,积累出足够多的实力,方才可以出关鲸吞天下。

在此期间,笑看天下风云激荡!没了董卓的洛阳,肯定会引起关东群雄的争夺。

洞悉人性弱点的李儒,深知在贪婪的驱动下,各州各地的诸侯迟早会互相攻伐,等到他们耗尽了彼此的元气,民力财力疲敝不堪的时候,才是西凉军的机会。

至于那时候董卓是否在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兼得汉羌两族豪杰的西凉军政集团自诞生那天开始,就有自己的利益需求,董卓只不过是他们推出来的代言人,在朝堂上横冲直撞的头面人物。

难道没有了董卓,西凉军就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李儒自己是第一个不相信!他决定要开始行动了。

翌日,董卓从战报得知关东联军自行解散离去,兴奋地拍打桌案,直到手掌拍地红肿吃痛才停下。

稍后,董卓问计于心腹谋士,李儒趁机卖起了私货:“温侯受挫于刘关张三英,病体至今未康复,麾下并州兵毫无战心可言。我西凉军守关数月,抗住关东联军攻伐,早已疲惫不堪,急需择地休整,补充兵员武器。如今虎牢关安然无恙,不如引兵返回洛阳,顺势迁都于长安,以应市井童谣。近日得知,街市童谣传唱: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世祖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都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听了这话半喜半忧,李儒说迁都得自童谣传唱,他就不敢丝毫疏忽大意。尽管对繁华似锦的洛阳还有留恋,不过两汉谶纬之学颇受重视,尤其是本朝光武帝就曾以符瑞谶纬起兵,前后不过几年就席卷天下,再造汉室。

毕竟有光武帝的前例,董卓不敢不信,也不敢不听,当下装作喜出望外的模样,直言:“若不是听了你的话,我差点耽误了大事!”

随后,董卓就下令义子吕布率军返回洛阳,各军将领齐来赴会,先在内部商量出迁都的章程。

别说称病不起的吕布,就连待在上清宫养伤的徐荣,都被李儒派出的亲卫请到相府。当然了,为了防备这位非西凉军嫡系的道将,李儒亲自安排了几位德高望重的羌族巫师,护卫着董相的安危。

实情上来说,把持朝政,兼为西凉军核心的董卓,普通的道法,在他面前根本施展不开,黑红相间的军气尽管比不上龙气能禁制万法,却也是血煞之力高度汇聚,有自成法界的大能。

董相府邸,左右文武济济一堂,武有当世第一的吕布,文有不世之材的李儒,西凉军诸位将领,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积功登顶的佼佼者,军士又是大汉帝国的精锐,实在是当世实力第一军政集团。

这个内部统一意见的会议,李儒挑头第一个起身阐述,说起迁都长安的各种好处。有董卓给他撑腰,大半将领都没有意见,尤其是羌族的豪杰,他们离开家乡的时日也够久了,早就在京城洛阳抢到大量的金银财货,正想回到部族显摆自己的武力功勋,顿时一拍即合。

至于另外一部分的将领,经历过虎牢关长达数月的鏖战,早已身心俱疲,不想继续在洛阳待下去了,也跟着纷纷点头。

毕竟这个军政集团在凉州起家,既然一路追随董卓,在京城博取了足够多的功名富贵,也该是时候回家了。

迁都长安,距离凉州老家的距离更近了,再则有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尽可随意择一将镇守,不必像虎牢关那样,布置重兵防备关东联军破关。

所有人都点头同意了,董卓见此老怀大慰,他决定将此事扔到朝堂上,与文武百官看着办。

换句话说,此事没得商量,必须马上进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