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给复兴报的投稿,还有官员,士绅,学着,商户夹带的各种私货,都是给娘娘的上书。
朱琏每天也能从女官手上拿到各地转来的好多官员和士子上书。
陈过庭带着几个女官梳理,偶尔还拿到稷下学宫做讨论。
就是建议朱琏缓缓伐金,毕竟靖康之难过去才一年半,朱琏治下仅有山东两路,福建和广东都没来得及推广新政,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大宋各地官员梳理一遍,改革军制,提调大宋各路厢军,调运各地粮草,集中大宋国力进行复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新论调,昔日张叔夜回来时候提过。
这种建议多了。
建议者文章还非常有水平,策论有理有据,博古论今。
甚至梁扬祖和张公裕也是这么认为的,此战准备并不充分。
张公裕之前就派心腹跟当地商户来过登州,还化名给复兴报投了两次稿件。
得知朱琏派人相邀,立刻把家人带上,点齐和州兵马就顺江而下。
梁扬祖人没来登州,回来的密使说梁扬祖私下见的密使,听完教旨,得知自己北上可能跟李纲,周宁等人轮番为相执宰大宋,当场就哭了,对着朱琏的教旨三拜九叩,视若珍宝。
亲笔书写了万字长言的密信上书朱琏,说自己错了,不该只盯着相位,跟王渊,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为伍,坐视汴梁陷落,扶持伪帝,有亏于北狩的官家。
谏言暂缓北伐。
言他无功不受禄,希望朱琏给他一年时间,戴罪立功,为登州筹集钱粮,以防这次北伐挫败后危及山东。
朱琏和郑太后都有些心慌,摁住陈过庭,都没有让李纲,刘韐,张叔夜等人看过这些稿件,谏言。
李敬在马车上心虚的左顾右盼,乔太妃才不管这么多。
一直在说这些事情。
带着他去报馆看稿件,无非是想听听李敬的看法。
“李敬,老实给我说,这么急北伐,是不是担心宗帅看不到北伐的那一天,或者是因为皇后和小公主思念官家?”
马车到了,李敬看着平原郡王的刘夫人,朱郡君,晋康郡王的郭夫人和一群报社女官走出来。
李敬下马车给他们作礼。
跟着朱琏一起回到朱琏的办公房间,才缓缓开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时候看不清楚,不但是因为身在山中,还因为信息不对等,这些人没有见过大宋的军舰,也没有了解过娘娘和我等自从汴梁陷落后日夜忙碌的积累,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
“人家的分析,你也要看看,靖康武明面上兵力三十万,实际接近五十万,至少需要十万军留守山东,能派出去的也就是四十万,金国拥兵百万,都是骑兵,辽河平原一马平川,怎么看也没有胜算啊!”
“太妃,战争不是纸面上的数字,昔日大宋拥兵百万,南下的金狗骑兵两路加起来不到三十万,结果呢?”
“正因为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我们才担忧啊!”
“你要相信我和宗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不适合山东,我靖康武胜四军向来是有仇就报,立刻就报,昔日勤王路上,我们才多少人,只要将领不犯错,不糊涂,此战胜算很大。”
“真的胜算很大?大到什么程度?”
“运气好,端了会宁府金狗国都,救出二帝!”
怎么可能。
当所有人都表示了对此番北伐的悲观,各种上书,稿件都分析此战前景,觉得能跟去年一样,全身而退就是大功一件。
李敬居然说要打下金国的国都。
还要救回二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要知道,二帝在金狗手中,就是两张随时可以打出来阻挡我宋军进军的王牌。
金狗岂能轻易让你救出?
李敬略带磁性的嗓音犹如平地惊雷。
还在给李敬泡茶的乔太妃惊呆了,一下子把手上的水壶掉了,水壶里满是开水,眼看要掉在茶桌上,烫伤乔淑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