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豪族实力弱小,已经被刘备驯服,成为了利益共同体的推动者,不再是麻烦。
三辅之地因为孟陀和马日磾的合作,现在地方阻碍势力也被驯服,不再是麻烦。
三河之地也不是很大的麻烦。
首先三河之地等于是东汉帝国的京畿之地,受到皇权影响比较大,地方独立分离倾向比较弱小,更容易受到皇权的左右。
而且刘备的基础团队里有相当数量的三河之地出身的人士,利用他们的关系,可以较为轻松的摆平三河之地的问题。
所以目前在三河之地的贩盐进程也走得比较快,从中平五年二月左右到现在,除开战乱的影响导致河东郡的贩盐事业还没有铺开,河内郡与河南尹的贩盐事业已经开始铺开了。
而益州在刘备看来就与弘农郡一样,属于是硬骨头,比较难啃。
弘农军就不说了,弘农杨氏这个庞然大物横在这里,围绕着弘农杨氏的利益集团几乎把持了弘农郡的方方面面。
弘农杨氏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级别的家族,他们的发家主要就是因为汉羌战争的成就。
汉羌战争持续百年,全部的战略物资都要从雒阳运输过去,途中必然经历弘农郡,杨氏在这个过程中对军用物资到底下了多少手,到底吃了多少肉,没人说的清楚。
但是毋庸置疑,三世三公弘农杨氏,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真正发展壮大的,要是其中没点什么联系,傻子也不相信。
时至今日,直接说弘农郡就是杨氏的封地或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想要在弘农郡撬开资源缺口,没有杨氏点头,那难度还是相当的大。
至于为了贩盐就把杨氏打掉,这个目标还是有点远大了,刘宏那边也不是很愿意,因为还要留着杨氏和古文学派打擂台。
所以贩盐计划第一阶段的行动就直接避开了弘农郡。
而益州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更因为交通比较不方便的问题,雒阳朝廷对益州的统治力不是太强,所以益州的豪强大族往往规模更大,势力更强,影响力也更大,对中央的反制能力更强一些。
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加强交通,增加雒阳对益州的影响力之外,也就只有把控关键经济资源更有效果。
经济资源对古时候的平民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关键的经济资源本身也不属于他们,他们只需要一块土地和相对稳定的局势就能生活下来。
只有豪强大族和官宦势力才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缺少了这些地方性质的经济资源,他们桌上的饭菜就没那么奢华了,能调动的人力物力也就没有那么强大了。
所以对经济资源的争夺就是对豪强势力的打击。
雒阳掌控的越多,益州能够对抗雒阳的本钱就越少,就越不成气候。
益州最有利的经济资源就是盐,因为井盐的存在,益州在盐业这一块是有非常大的利益的。
更有趣的是益州这里还有很多“火井”存在,也就是天然气井,聪明的益州人们很早就开始用天然气井点火煮盐,成本低,效果非常好。
益州用来制盐的盐井数以千、万计,而一些著名产盐地的盐井则是被当地大家族掌控,比如著名的临江甘氏家族。
他们掌控了地方盐井,就掌控了食盐的出产,且控制数千乃至上万的盐工,又有钱,又有人,势力庞大,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
刘宏和张让想要在这里发售凉州细盐,当然是可以的,凉州细盐也有益州本地食盐无法企及的品质,绝对能够撕开益州盐务的利益缺口。
但是叠加运费之后,还能否靠着正常手段压低售价并且获得足够的收益以抢占市场份额,那是不好说的。
而且益州当地这些把控食盐利益的大小家族们肯定不会只是在商言商,肯定会有各种盘外招来对抗凉州盐。
益州本地也有不少人靠着煮盐吃饭,一个不好被煽动起来群起而攻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搞出了流血事件,就很难平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