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立高中。
从年初进入高中,算起来孙少平已经快度过两个月的高中生活了。
自三月初孙少杰回来,兄弟俩见过面以后,少年改变了许多。
这个时候的高中极不正规。
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这时期上大学是推荐制,能否上大学跟学习成绩无关。
两年高中毕业后,所有学生无论什么出身,都得各回各家参加社会劳动。直到参加劳动两年以后,才会拥有被推荐进入大学学习的基本资格。
而且大学也并不面向高中招生。
各行各业人员都有被推荐的资格,并不像后世那般独独面向高中学生。
只要达到“政治思想优秀、身体健康、有三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年龄差不多二十岁且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均可参加大学生学员招收。
标准简单,似乎人人都有机会。
但以每个县还分不到一个的概率,又有那么多单位参与竞争,最终能上大学的能有几人呢?
更何况还是推荐模式!
推荐啊!有太多文章可做了……
所以,毋庸讳言,高中就是全国所有学生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
上大学根本就不能列为人生必选项!
正因为诸如此类原因,无论来自县城各单位,还是来自各公社各村的学生,高中生涯就是奔着为获得更多工作机会,提前走向社会准备的。
简而言之,就是混资历。
认识更多的人,编织出一个遍布整个县区的关系网,为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创造最便利条件——这才是让高中学效最大化的最佳做法。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既然没希望,不如退而求其次。
认识到这一点越早,收获就越大。
然而,这些认知靠学生自己体会几乎不可能,父母前辈们的谆谆教导,是最为便捷和重要的途径。
可拥有这类认知和眼界的父母又有多少呢?
这就是孙少杰可以起作用的地方。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当然了,学习其实也可以列为这时期高中生涯的其中一种收益。
无论数理化外,或者文学音乐,或者各种其它技能,如果真能学会一两种——比如原来的孙少平那样,利用机会接触更多的文学书,从而开阔眼界,也算是一种有价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