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当所有稻子都收全,也快到八月中秋节了,长乐镇只种一季的稻子,冬季是要种小麦的,这收了庄稼,便又紧锣密鼓的种起冬小麦来。
王元儿收到了第一年的租子,足有几百斤的稻谷,她留了一年的口粮,剩余的全部卖了米铺,也进账不少。
河署建了快三个月,已经在收尾的状态了,但并没有多少人离去,因为这河道也还要修建呢,而且,慢慢的有不少的商人前来开铺子做生意了。
这是王元儿乐于见成的,人多就热闹,生意自然就会好,也就更繁华,若是一直都这样就更好了!
想到那未来的山洪暴发,王元儿就觉得堵心,若是不能阻止它的到来,那么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呢?
最郁闷的是,她不能和别人说,也就得不到这个答案,不过,没人说,书本上呢?
这日,王元儿交代清儿她们看铺子,她自己则去了一趟书局。
书局在中心大街,掌柜也是认识王元儿,见她来了便笑问:“这是来寄信呢还是怎的?”
“许掌柜,我来寻两本书。”王元儿笑着回了一句,想了想又问:“有没有关于治水之类的书本呢?比如史记的有没。”
“你这丫头咋想看那些书呢,你去最里边的书架子找找。”许掌柜指了方向。
王元儿顺着他指的方向很快来到那架子,指尖划过那些泛黄的书本,看到一本北朝史记,便抽了起来。
这时极厚的一本书,重得很,一时半刻肯定看不完的,王元儿翻了翻,只觉头疼得很。
她又在书架上翻了起来,在架子的最上方,看见一本封了尘的乐山记,抽了下来。
坐在地上,她翻了翻这本乐山记,一看,眼睛亮了,原来这书说的就是长乐山呢,只是那会不叫长乐山,就叫乐山,长乐镇也只叫乐镇。
书里写了乐山的来历和故事,从前还有神仙的呢,翻着翻着,王元儿眼神凝重,原来长乐山早在百年前已经发生过山洪暴发,将一切都冲毁了,后来重建后才改了名长乐,盼着长长久久和乐的意思。
王元儿细细的看,书中并没写到如何杜绝这种天灾,只说了降雨多了迅速汇集成流,从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在暴雨天气要时刻注意,若能疏导水位自然更好。
合上书本,王元儿下了决定,她跟许掌柜买了这本乐山记带回家去,要想个法子给知县大人知悉才好。
到了自家,却见有几个人围在自家铺子门口,王春儿一脸不知所措,王清儿眼尖地瞧见她,大叫:“大姐回来了!”
那几人看过来,王元儿也快步走上前,在最前面的,一个穿着藏蓝色长衫,戴着玉簪,年约三十岁的男子看向她:“你就是王家大姑娘?”
“你是?”王元儿并不认识那人,却是看向他身后站着的余掌柜,露出一记疑问。
“鄙人姓宋,这趟来,是有一桩生意想和王姑娘谈一谈!”那自称姓宋的男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