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人轻吐一口气,白刀子小兄弟,慢走一步,别管怎说,别人不敢来的事,你来了,这就是恩!我替两个孩子承你的情。
说着,他带四人向白刀子郑重拱手。
白刀子后退半步,再次回礼。
那老人接着说,老姜提前让我来,自己却是掐着日子上了吊。你要不要怕,他没做过那些事,反是为大伙出了大力,就是没人知道!要是有人找你麻烦,实在顶不住,就直接说我叫郎寄青,家住吕后庙。
白刀子摇摇头,你老先生别担心,我就没怕过活人。
看那老人又要开口,白刀子抢在前边说话了,别的不多说,我记住了,你叫郎寄青,家住吕后庙。
他接着从怀里摸出一只高粱杆,尺把长,递给兄弟二人,这里面有几根香。
说完,向七人拱拱手,转身四下观察。
随后,白刀子放开视线,小心绕过散落的墓碑碎块,和一个个老坟,朝大路的方向走着。
七人在白刀子背后齐齐拱手相送,直至白刀子的背影消失。
那老人回身直面兄弟二人,示意他们拔开高粱杆,抽出里边的香。
兄弟二人抹去眼泪,照做,拔出香,分执几支。
那老人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只煤油打火机,翻开盖,拨动齿轮,呲啦一声,火苗冒了出来。
看了看怔怔的兄弟二人,那老人慢慢把火机伸过去,凑到香头上。
香很快冒出青烟,悠悠直上。
轻轻盖上火机,那老人抬手指向方坑位置,兄弟二人会意,双手执香,踱近方坑西南方位,双膝猛然下跪,插下香,一个头磕到底,眼泪瞬间涌出。
片刻之后,那老人把火机递给一人,慢慢上前,拍拍兄弟二人肩膀,示意二人起身。
兄弟二人用力磕了三次头,砘砘有声。
待他们起身,拿火机的那人双目微眯,走过去,蹲下身,点燃了铺好的树叶,轻吹片刻,火苗窜了
起来,那人立即到另一边去点火。
很快,从方坑到伪装的那个坟丘,都被火焰覆盖。
那老人带六人向火堆深深作了一揖,随后,四人扛起铁锹,带着兄弟二人,出了这片老坟林。
走下坡,望见大道,那老人突然止步,看着兄弟二人,问道,你们那家里,除了几床破被和一口锅三只碗,也没啥了,还要吗?
兄弟二人相视片刻,摇摇头。
那老人沉默许久,长叹一口气,和四人带着兄弟二人,往单城方向走去了。
走过不远处,那老人悠悠开口,这个白刀子老成啊!小小少年,懂得这样多。
只怕是,知道的越早,血气丢的就越快。
他来这一趟,麻烦会不小……你们可要记人家的恩情!
兄弟二人中,看起来年龄较大的那人说道,白刀子还在学十三科,他二伯是十三科的传人!
那老人惊住了,轻呼一声,怪不得!这样看,白刀子很可能又是一位少承中啊!
他说的少承中,意思是少时秉承中天,就是指那些道理懂得非常早的人,六岁时就有大人意识,十二岁掌握社会逻辑,不畏惧葬礼,不欢喜红事,心思缜密,行事果敢,兼有怜悯之心,以不争为衷,只是笃行难,诸事不由己。
那老人见六人眼里都是疑惑,遂解释道,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甘罗、项橐圣公、骆宾王、霍去病、孔融、司马光、王勃、曹冲、徐陵、区寄、刘孝绰、阴铿、蔡文姬、东方朔、司马元显、孙坚、慕容恪、慕容垂、高澄、杨廷和……
一个个人名数下来,直听得六人目瞪口呆,白刀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