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1野马离地起飞,张慕飞拉杆推节流阀,以最大迎角向空中爬升,将野马的王者气质完全展示在观众面前。
在张慕飞的掌控下,不管从任何角度看,无论在地面还是空中,这架p51野马都浑身散发着空气动力学的美感与杀戮机器的致命气息,红黄相间的机鼻下,两个炮口闪泛着紫色寒光,杀气凛冽。
“哦……”
地面上的美国飞行员立刻鼓掌赞美,中国飞行员的起飞技术扎实,让他们眼前一亮。
经历战火考验的飞行员与和平环境中的飞行员的气质果然有天壤之别,张慕飞的驾驶技术没有丁点花哨,在简洁实用中展现出成熟气息,而处于和平环境里的美国飞行员更喜欢用花哨动作展现自己。
这就是八角笼里的实战与套路比赛的区别之处。
西泽广义死鱼般的眼神微缩,在日本三名飞行员中就他的实力最强,所以当张慕飞起飞后,他立刻知道其实力恐怖,不在号称驱逐机之王的中薗盛孝之下,但他并没有说破,以免打击中薗盛孝的信心。
在地面上起飞时就展现出野马的离地角度较大,所以它被称为可以对敌实施“零高度攻击”的战斗机,它目前的性能以低空打击能力称着。
相比p40战斧,这款野马战斗机更适合对敌军地面部队发起打,它的腹部配备有f—6a照相机,也可以作为战术侦察机使用。
野马的座舱非常舒适,飞行员有半躺式座椅,这对于在做高过载机动条件下的飞行而言非常有利,它的飞行仪表的布置相当合理、新颖,更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这个独具匠心的koandrat(控制盒),这个部件堪称是野马的神经中枢,控制盒可以控制油气混合比,螺旋桨的桨距离,增压机的工作情况与发动机的运转速度,这一切都是自动控制的,能把飞行员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飞行任务。
战机爬升至1200米高度,张慕飞压杆蹬舵,野马飞出一个轻巧的侧翻滚后机头指向目标后进入小角度俯冲,他右手拨动操纵杆上的武器转换开关,只留下两挺05英寸口径的勃朗宁机枪。
张慕飞左手拨动节流阀上的控制棘轮,把k—14型100毫米可修正反射瞄准具转换成自动估算目标的距离与偏角,以方便在低空、低速攻击时,取得绝佳的射击机会。
野马战斗机使用k—14型100毫米可修正反射瞄准镜,取代了之前不适应于大偏角射击的70毫米光学反射瞄准器,这一改变,大幅降低了偏角射击和测距的难度,适用于低空狗斗和超低空打击。
它安装在仪表上方正对飞行员视线的倾斜玻璃板上,当瞄准具工作的时候,黄色准心便会投射到析光镜的正中间,准星周围环绕着6至8个菱形光点,当飞行员拨动节流阀上的控制棘轮时,菱形光点围成的光圈便会随之自动放大或缩小,直到刚刚好罩住目标,一击必杀。
这架野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在飞行时其舒适轻柔的副翼响应以及高空出色的滚转率,飞机从发动到加速至每小时460公里时,副翼的杆力都能保持的非常好。
经过几天的飞行研究,周至寒和张慕飞发现野马在低速滚转时的杆力稍大,而且杆力会有略微向前的粘滞感,让滚转的距离增大,对攻击的准确度影响极大,所以美国野马飞行员基本上放弃了难度大的低速滚转射击。
对于野马的这个缺陷,周至寒曾经请教过迪克贝斯特,贝斯特给出的解释是摊开双手——这是连设计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周至寒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那就是当野马在滚转中杆力稍大,杆位出现略微向前的黏滞感时,轻微拉杆后瞬间回杆至原位就可以立刻解决,并且让副翼在低速状态下的滚转表现也非常安定且响应有效。
当然,这个轻微拉杆后瞬间回杆说着容易做着难,其中的技巧需要反复练习、琢磨才能领悟,绝非一时一夕之功能懂。
周至寒这一个微拉即回的神来之笔,直接将野马目前最大的技术难点迎刃而解。
世上很多难题,往往与迎刃而解之间只隔着一层纸,破解者需要掌握的则是力度。
打靶战机还是配备500发子弹,和刚才空中打靶不同,这次低空地面打靶既要展现出攻击精确度,也注重飞行技巧,增加观赏度,但它的危险性一点不比空中打靶低,想要打的准,用时短,战机必须超低空快速飞行,这就有栽入海里的危险。
在海水里飘荡十个黄色标靶,每个标靶都是由多个空油桶做成,有的形状类似于坦克、装甲车,有的类似于战车、火炮、机枪阵地,桶内装有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少量汽油,被击中后会起火冒烟,增加观赏性,被击中的空桶上会留下弹孔,方便配合机载照相机验证靶数。
收节流阀,张慕飞从空中小角度俯冲而下,首先对最边上的一个目标发起进攻,赤红色的曳光弹从机鼻下的枪口里闪烁喷涌,击中350米前下方由油桶做成的模型,火苗立刻窜出,在蓝色的海面上非常显眼。
一击命中,张慕飞压杆,野马在低空做了一个平面360度翻滚,就到了几百米外另一个目标的上方,微压杆,开火击中后拉杆,节流阀前推,拉伸跳跃增高至600米高度,战机就像一只大鹰以翻滚代替转弯掠到另一个标靶的上方,推杆,小角度俯冲,开火击中后又是一个拉升跳跃后压杆蹬舵,滚转到另一个标靶的斜上方,再次微推杆,开火,射中,拉升跳跃,标靶里火焰升起……
如此反复,张慕飞把有限的几个动作做到极致,观赏性极高,基地上掌声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