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宇慢慢把大明的刀把子,全部收拢到自己手里,到时候,什么狗屁内阁,什么临朝称制的皇太后,统统给你扬了。
王宇的五十万大军就在城外,顺天里的孙太后、文官、勋贵权衡之后,接受了这份看似各方都有受益的圣旨。
大明正式进入了,孙太后临朝称制,六位顾命大臣辅政的时代。
当然了,孙太后和王宇各自作出了妥协,岭南卫和山东备操军自然是大部退出大兴、昌平,由英国公张辅调遣十万宣府卫进驻,岭南卫在通州、密云驻兵十万。
这么一看,孙太后手里在顺天附近的兵力就和王宇就差不多了。
而岭南卫和混编卫则是返回岭南、安南一带,二十年,第二代二狗子已经归心了一些,可以使用了,所以王宇在安南和占城大规模组建汉人、安南人、占城人混编卫。
不过这么一来就有个问题,没人种地,于是占城隔壁的暹罗人,就被王宇盯上了。
所以打完与瓦剌这一战之后,王宇将岭南卫留下了五万人充作京营,剩下的缺额由兵部选练山东备操军填补。
谈妥利益分割之后,大明才开始走向新时代。
给先大行皇帝朱祁镇上庙号英宗,谥号烈皇帝,这个英宗的庙号,王宇中怀疑这些文官在嘲讽皇帝,不过,还好不是睿皇帝的双重嘲讽。
年仅五岁的皇长子朱见深,由其母皇贵妃周氏抱着参加了皇太子的加封受策仪式,次日由群臣太后孙若微推举登基,年号成化,是为大明成化皇帝。
公元1450年,原本的景泰元年直接变成了成化元年,被王宇这么一搞,朱祁钰这个郕王直接被太皇太后孙若微打发去就藩了。
因为大明换皇帝的速度的太快,王宇从来到大明的三十多年间,居然换了五个皇帝,大明朝有史以来,诞生了一个很新的称谓:太祖皇太后。
原本历史中,应该于正统七年去世的太皇太后张妍,过了八年,却依旧在世,所以大明成化皇帝的第一道旨意,当然是尊这位祖母为太祖皇太后。
张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太祖皇太后的尊称,但第一个历经五朝的皇后还得是西汉汉惠帝的11岁皇后张嫣,可惜只做到太皇太后便被刘氏废了。
所以在讲究以孝治天下的大明,太祖皇太后的出现,简直就是上天对他老朱家一次认可的“祥瑞”。
三杨都同意以此作文章,让自己小姨当第一个太祖皇太后,王宇自然是举双手同意,能加强朝廷权威之事,孙太后、英国公自然也不反对。
然后第二道圣旨,那自然是王宇提出的给土木堡之役的官兵将士叙功,战死的官军将士也一并厚加抚恤赏赐。
之后,顺天城外有了自己的一支大军,王宇自然就可以留在阔别十五年之久的顺天了,至于岭南,他则是向朝廷保举了王世作为巡抚。
岭南卫和安南混编卫则是被王宇一次拆成了三部分,岭南东卫,岭南西卫,安南混编卫,占城混编卫,由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亲信大将统领,互相制衡。
成化元年到成化三年
大明进入了一个扯皮凑合过的和平观景,反正王宇提出的好多“好政策”,要不就是被文官三杨否定了,要不就是被太皇太后孙若微否定了,要不干脆就是被勋贵内部,给否定了。
比如,王宇想整备大明卫所制度,直接切分军屯兵和战备兵,大力发展火器兵,直接就被利益相关的勋贵们内部就否定了,明明是有利于大明之事,英国公、定国公,都不敢说支持。
那些大明卫所的指挥使,都是勋贵不袭爵子弟的自留地,哪里会让王宇动他们家跟种田的农奴没区别的世袭军户。
所以王宇干脆自己在岭南安南一带搞,把原先的岭南的卫所,大范围分田给世袭军户,把他们转为屯田兵,只负责种田,交三成军粮。
遇到大战,兵源不足,这些屯田兵还可以临时征召,给他们发饷银就是了。
岭南卫、混编卫则是转为募兵的职业军,每个月定期发饷银,一周三操,主要是即使王宇在东海捕鱼了,依旧支撑不起将士们一日一操的肉食消耗。
还好这次改制范围局限在岭南安南,不然大明全面推开,朝廷怕是拿不出那么多饷银来,所以以后王宇还得考虑把勋贵、皇室手里的海关税收给拿过来养兵。
王宇在顺天朝堂之上,还提出“三舍法”给大明培养后备人才,就是大宋奸臣蔡京改革时候,提出来的制度。
即类似于现代的小初高的制度,给地方孩子设立学堂,贴补笔墨纸,一层层往上读,最后考核优异者入国子监培养,其他人可为小吏。
然后。。。三杨以不符合大明一贯的愚民之策,会动摇皇权,实名制反对,实际就是八股取士,已经被南方大多数地区书院垄断了人才来源,他们压根不会把自己手里的蛋糕,拿出出来重新分配。
好吧!那王宇还是自己先在岭南搞起试点来,船小好调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