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关门打狗
陈功把李东泽调到了秘书处,准备用李东泽作为自己的秘书,并且将他的级别提拔为副处。李东泽是博士生,一毕业参加工作就可以定正科级别,虽然只是虚职,但是毕竟级别在那里,所以陈功把他调过来之后,就直接给他提实职副处,这可是重用他的一件事。
李东泽把握了一次机会,成功取得了陈功的赏识,这在别人看来,那就是一段佳话。
陈功把李东泽安排在自己身边当秘书,并不是真的想把他当成秘书,把他当成自己的秘书,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他不过是想给李东泽过渡一下,利用安排他为自己秘书的机会,提拔他为副处长,然后下一步再给他安排到政府层面上去工作,以便发挥他的才能。
李东泽一调到陈功身边,便是感觉机会来了,在陈功的身边,他认真做好工作,以报答陈功对他的赏识和信任。
谁也没有想到,李东泽会突然上位,当上了陈功的秘书,研究室的主任再见到他时,都是带着笑脸了,而在此之前,在研究室里面,谁会在意他这样一个平时不大爱说话的普通职工?
与李进刚商量之后,两人都决定不用货币化安置,还是要建安置房进行安置,做事情还是要考虑长远,所以就在大家都搞货币化安置的时候,唯有山阳市依然是安置房安置,不让这么一大批拆迁户涌入到山阳的商品房市场,否则必然要对山阳市的商品房市场造成冲击。
然而陈功这么一搞,就有些惹恼到房地产商开发商了,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想给政府施压,让政府解决当前卖房难的问题。
陈功得知后,就是不予以理会,政府绝对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如果被资本绑架了,那还要考虑群众的利益吗?
现在不但要打压房地产商,而且还要打压炒房者,如果有炒房者进入到山阳市,一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赔死他们。
陈功专门让李东泽来负责这事,也就是说全面监控全市的房地产销售情况,判断有没有炒房者的存在,然后对炒房者进行精准打击。
说来也巧,他刚让李东泽来负责这个事情以后,炒房者就来了,这些炒房者是来自于外地的一个炒房团,这些人专门去看一看哪个地方的房价被低估了,觉得有利可图,便是集中资金来到这个地方,大批购进房产,然后把价格给轰抬上来,转手获利。
看到山阳市的房产价格相对于其他省会来说,价格有些严重偏低,炒房团的这些人就是看到了机会,在他们看来,省城的房价不应当这么低。这个地方一定是没有炒,如果有人炒,价格早就上来了。
于是,这些人集中了几十亿的资金来到了山阳市,整个楼盘地购买房产,一下子吃套了几百套住房,瞬间导致山阳市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了一千块钱。
这一举动马上引起了市政府的注意,李东泽就观察到这种情况了,这么大手笔的购进房产,一定是有炒房团来了,看来,市政府可以不实行货币化安置来控制房价,但是炒房团却是会借机推高房价,以此获利。
李东泽马上把这个情况向陈功作了报告,并且提出建议,要对这些炒房团进行精准打击。
陈功就问他有什么建议,李东泽就建议采取限售政策,规定新购买房屋五年内不得转让,让这些炒房团的资金进来后出不去,让他们投进去的资金真的成为投资了,一分钱也赚不回去,而且他们这些资金不可能是他们的自有资金,背后一定有银行贷款,光银行贷款的利息就不少,到时候这些房子准会让银行给查封了,查封之后可以进行拍卖,但是到那个时候,他们也是血本无亏了。
李东泽一提供了这个建议,陈功想了想,就觉得这招真是够狠的,这就叫做关门打狗,让他们有来无回,不狠一点,不会让这些炒房团长记性,估计这一次就让他们失去再炒房的能力了。
陈功便立即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采取限售政策,会上有人提出反对,觉得当前房价并不高,限售没有必要,但是陈功告诉他,只有在这个时候进行限售才能抑制住房价,如果等到房价涨起来后,再限售还能抑制的住吗?
在陈功的坚持下,市政府常务会议就通过了限售政策,五年内不得转让,这一招直接就把炒房团的人给整蒙了,五年内不给转让,他们哪有时间等五年?五年之后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了,他们投进去的钱,可不是想着一直留在这里的,他们要尽快收割利益,只要把房价给哄抬起来,他们就要把手中的房产给出手。
可是现在五年之内不得转让的政策直接让他们丧失了出手赚钱的机会,这可怎么办?
这些人便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等到他们镇定下来时,便是想着通过造舆论的方式来向山阳市政府施压,抨击山阳市政府的限售政策。
只要有钱,就可以买来舆论,他们就花钱找来了一个大v,这名大v善于制造舆论热点,来左右舆论。
因此,一找到他之后,这名大v便是在网上开始制造舆论,说山阳市的限售政策违背了市场规律,会导致房地产业发展受挫,同时山阳市此举也没有上位法依据,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政府出。台的政策必须要有依据才行,这种公然介入到市场的行为,并不能起到调控房价的作用,反而会助推房价,导致市场崩溃。
这名大v极尽其煽动舆论之能事,想把这火给炒起来,然后施压山阳市政府。他这么一干,山阳市政府这边就看到了,马上报告给市委市政府,陈功知道后,当然是比较生气,他猜测着这里面一定有人为的因素,因此他要调查一下这个事情,看一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