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门外何进喊道:“大人!陇西那边又来消息了!”
门开瞬间,唐小荷“腾”一下子下了书案,弯腰捡起地上的卷牍,凶巴巴瞅着宋鹤卿道:“你可真是个糊涂虫!我都说了肯定就在这了,偏你怎么找找不到!”
宋鹤卿接过卷牍,人还是懵着的,看到何进,下意识便将唇上的胭脂擦了擦,咳嗽一声道:“可是又寻到白家旧仆了?”
何进重重点头,正要开口,注意到唐小荷颈上痕迹,大为惊诧道:“哎哟我说小厨,你脖子上怎么被蚊子咬成那样了,快去找点清凉油抹抹吧,这秋老虎可了不得!嘴跟铁打的一样!”
作者有话说:
纯真小何
然后我发现我昨天把白牧和薛婉的老家打成太原了!!不是太原!是陇西!昨天太热了脑子给我热没了,是陇西!!
第134章往事
◎太师妻◎
这回寻到的,是白家过往用过的护院。
护院名叫葛黑,年岁约有五十上下,脸色黢黑,双目有神,两眼间眉距甚近,印堂狭窄。
相比先前那婆子的胆小怯懦,这葛黑倒话多到反常,描述起当年扬州大乱的情形,不仅眉飞色舞,说是口若悬河都不为过。
“大人是不知道啊,当年乱的时候门都不当门用了,那些乱匪锯树当桩,逢门便撞,纵是高门大院,根本无法抵挡。还好小的我聪明,先找地方躲了起来,又躺到尸体堆里装死,这才逃过一劫。不过其他人便没我这般幸运了,即便装成假尸首,也被补刀的匪徒砍成真尸首。家中女眷更是凄惨,年老的多被一刀劈死,年轻皆被匪徒玷污,活下来人也疯了。那些做爹娘的,担心孩子被匪徒虐杀,便只好提前将孩子掐死,而后自己也自尽。整个扬州城,到处都是血雾,连路都看不见,运河里通红一片,处处飘着尸首。”
宋鹤卿长久无言,公堂亦死寂一片。
过了许久,宋鹤卿有所回缓,沉声道:“本官召你入大理寺,不是让你把当年的场面描述出来,而是想知道,在扬州之乱以后,白家又发生了什么,会让薛氏时隔七年上吊自尽。”
葛黑叹一口气,道:“可见少卿您还是年轻,其中道理竟未能想通,且听小人给您细细讲来吧。”
之后宋鹤卿倾听了有半个时辰,由此得知,原来当年扬州之乱以后,白牧辞官扬州太守,并非直接归隐,而是先回了陇西老家。
他想同薛氏过几年安生日子,也想借故地风景,安抚薛氏受伤的身心。但因薛氏受辱一事,薛白两家皆受流言困扰,薛家将薛氏的名字从族册勾去,白氏亦对白牧施压,要他尽早休妻再娶,否则便是辱没门楣。
于是白牧又携家搬离陇西,回到京城,重新入朝为官。
可京城是什么地方,人多嘴多,流言蜚语便更多了,眼下过去十几年了,是没什么人再提。可在当时,无人不传他白牧的夫人被匪徒所辱,是破鞋,是残花败柳,见不得人。
于是白牧又搬了,放着京官不做,自请到了最南最南的云南地界出任巡抚,边上挨着的便是大理国,都要出了大魏的边境线了。如此到了那边,日子才算安定下来,薛氏的心性也在慢慢养好。
可那地方离京城实在太远了,白牧守在那,毕生仕途也算到了尽头,由此便慢慢生出苦闷之情,对薛氏的感情也不同以往,还时常埋怨起她来,认定都是因为她,他才要被迫留在这种小地方,抱负难以施展,都是因为她害的。
甚至有几次,白牧当着下人的面,忍不住便对薛氏动起了手,嘴里还放言:“倘若你死了也就好了。”
宋鹤卿听到此处,下意识便皱紧了眉头,问葛黑:“白太师当年真是如此所言?”
葛黑双目炯亮,斩钉截铁道:“这哪里能有假!不信大人再去找几个当年伺候过的,大家都知道!”
宋鹤卿眉头更加难以舒展。
虽然这人与婆子口中所言大相径庭,但细思之下,二者又并不冲突。毕竟他白太师守着夫人生怕她寻短见是真,但也不能便因此否认,天长日久之后,他就不会因爱生厌,埋怨薛婉拖累了他的仕途。
久病床前尚无孝子,何况夫妻。
宋鹤卿再度回忆起白朝口中所说,原本的五分可信,眼下已变作七分。毕竟若他没记错,按照时间上来讲,薛氏死后不久白牧便重返京城,回来便是担任翰林学士,未过三年,便推行出了蒙馆法,致使官办学塾如雨后春笋,举国从文而轻武,治安不治而安,他也因此官至太师,彻底青云直上。
可矛盾之处由此又至。
白牧若真是野心勃勃之人,为何位列三公之首后没过几年便又告老还乡?听说没少收门徒,有效孔孟之风,但那又如何?当闲云野鹤,哪有位极人臣来得痛快。
宋鹤卿想破了头脑,始终未能抓住其中串通前后的关键之处,又问了葛黑几句,见来来回回还是那套,便吩咐退堂,给他一些银两,作为返乡路费。
葛黑领了银子,千恩万谢地出了大理寺,说是好些年没来京城了,得好好逛上一顿才能回去。衙役表面没再管他,随他活动,背地却悄悄跟上这人,看他一路吃喝玩乐,直至夜深住店,方回大理寺复命。
宋鹤卿当时正吃夜宵,听完回禀揪了揪眉心,沉声道:“知道了,下去歇着吧。”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