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还是要常出去走走,多接触一下人民群众。
天天在机关大院就能了解民间疾苦了?”
说完冲着陈建友说:“今年你们的救济粮也会批,市里也会派人去各个县,镇,生产队,去走访,了解情况。
陈建友,你回去也要核实一下情况,市里的调查组去到了。
发现事件并没有你说的那样急迫。
那就是故意谎报,不止你们的那个对长,就连你也是要担责任的。
如果发现造成缺粮事件的原因另有内情,你却听了一个队长的一面之词。
你连机会都不会有了。
你能被你手底下的基层干部左右,只说明了你不适合干这份工作。”
陈建友点点头没说话。
其实别的生产队都没事,第一生产队闹得这么厉害,他也觉得其中另有内情。
但是救济粮的申请实在是刻不容缓,没有时间做更加深入的调查。
市领导的意思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都没有什么要汇报的了吧?如果没有,就都散会吧。”
救济粮从市里的粮库直接拨,用卡车拉过去,三天就能到第一生产队了。
这次陈建友没有叫干部们过来汇报了,他从县里到第一生产队的方向一路顺过去。
途径的村庄生产队他都要去看看,去问问,去听听。
结果发现离城里越近的生产队越加的规范化,队员的精神面貌也好一些,整个生产队一片欣欣向荣。
而越加偏僻的地方,就呈现了完全相反的面貌,一片衰败。
人人双目黯淡无光,面黄肌瘦,打听了一下情况。
偏僻的地方劳动力少,有限的劳动力还被抽走去炼钢了。
连妇女干活好的都走了一批。
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和极少数的劳动力。
做的工作确成倍的增长,吃却只能吃些稀的瞧的见米粒的稀粥。
也难怪会这样了,不过这是大政策的问题,即使他觉得不好也做不了什么,唯一能做的就只是上报而已。
走访了这么多的生产队,造成群众困难的基本原因都是大环境造成的。
陈建友发现基本靠群众选出来的队长,都是没有问题的。
在去第一生产队前,也就先入为主的认为王庆安也同样没有任何问题。
到了第一生产队以后,陈建友打听到了王庆安有过一次强制搜粮的行为。
想起那个出了人命的县,心脏砰砰直跳,不过还是给了王庆安一次解释的机会。
王庆安直接就承认了。
他直接就说了,主要是针对原欧家村做的,其他两个村的村民都是知道的。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欧家村原村长欧有信包庇村民藏粮的行为。
几乎周围的十里八村都知道的事情,他本来也不想这么做,但是实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