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也是从那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重生回来的。
已经习惯了无处不在,快速简洁的移动应用。
就连易趣创业初期,BBS+线下的装机项目。
也可以看成是本地生活服务电商的一种变型模式……
所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两个事情,他心里一直都记着。
一个是O2O的本地生活服务;
另一个,就是移动操作系统。
不过,移动操作系统,需要很长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时间。
现在才2001年,他还不算太着急。
至于本地生活服务……
经过一番考量后,
隋波还是决定,既然已经收购了焦点网,可以先组建相关的部门,尝试性的进入这个领域。
也不求现阶段能有什么大的发展。
而是可以这个过程中,摸索本地生活信息服务在PC互联网时期,和电商平台的用户、客户资源相结合的方式。
也算是对未来赛道,做个试点吧。
不过既然组建了本地生活事业部,隋波也希望能有一些成效。
至少,在现在来看,
利用易趣现有遍布全国的渠道,物流和地推人员,做一些前期的数据和商家信息积累;
利用易趣现有的庞大用户群,收集相关的业务需求……
都是可以先做起来的。
而他也看上了一家非常有潜力的公司——携程!
1999年4月,携程四君子(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季琦)创立携程旅行网,获得IDG50万美元天使投资。
2000年3月,携程又在互联网泡沫前的最后时期,获得软银、IDG、兰馨亚洲、Ecity、上海实业五家投资机构450万美元A轮融资。
2000年11月,就在互联网寒冬一片萧条中,携程却依然获得了凯雷(Carlyle)、美国兰花基金(Orchid)及香港晨兴集团(side)三家机构,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可以说,携程也是在这次互联网寒冬中,活的不错,而且获得较好发展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究其原因,
除了沈南鹏这位未来的“中国投资教父”,本来就出身华尔街,曾在花旗、雷曼兄弟、德意志银行等顶级投行任职,有着丰富的资本市场人脉和融资经验之外,
携程本身的业务模式也非常清晰。
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旅游服务三个领域内,采取线上预订,线下与传统旅行公司合作的方式。
携程顺利的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结合,“鼠标+水泥”的商业模式。
不过,对于隋波来说,
如果想收购携程,最大的障碍就在于:
携程对于独立上市,现在应该还是有一定执念的。
换句话说,除非拿出能够和携程独立上市,相差无几的利益。
否则很难打动携程那几个创始人和他们的投资人。
可是,无论是用现金,还是股票,去收购携程。
如果价格太高,隋波又有点不愿意。
毕竟从目前来看,易趣现有的电商业务,和在线旅游的协同效果不大。
值不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