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老族长着大儿子去镇上买了调料,又着手打了些木板笼屉。
中午,老族长召集了族人,郑重地带着周安进了祠堂,把周安改名魏安,放在阿若的小叔叔名下,记入魏家的族谱。
隔天,刘氏带着魏安去了村里的一家私塾上学。
过了几天,豆腐乳被制了出来。
“还不错。”老族长就着大饼尝了尝,道。
桌上的热锅子也烧开了,周安站起身,把切好的羊肉片和猪肉片放进去,开锅后,又给每个人夹到碗里。
“好好吃哦。”阿若捧着他的小碗,眼睛都亮了。
“嗯,不腻。好吃。”老族长也感慨,没想到肉还有这样的吃法,不禁心潮澎湃,这几乎不用等时间啊,只要锅是开的,下水涮一涮就能吃,味道也是别具一格。看来这位给方子的贵公子确实是费了不少心呐。
“爹,咱们的作坊,明天是不是也该盖起来了?”盖作坊的地儿是现实的,祠堂旁边有两亩地,都是他们族里的。作坊一直没开工,是想着看一下豆腐乳制作过程,到时候作坊需要怎么样配合布置比较好。
魏家族长笑着点点头。
“晚上,叫大家都过来吧,一块说说这事儿。”
族里要开作坊了!
下下子在大家心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对大家来说是好事啊,盖作坊要请人吧,作坊建好了,要用人吧。这挣钱就方便了,离家近,上下工安全,还不用看人脸色,好事啊。
“到时候作坊的出息,有七成会归族里使用,到时候族里会买点族田,也给族里请个先生,供族人读书。大家可有意见?”老族长乐呵呵的问道,自从尝过涮肉之后,对于前路,他也是充满信心和期待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乐开了花。
行,有什么不行的,又不用大家掏钱,还给大家找了个上工的好去处,作坊挣了钱还用在大家身上,好事儿啊。
至于另外的三成利益哪儿去了,没有哪个不识趣儿的问这个问题。也许是给了提供方子的人,也许是给了出本钱的人,也许是给了哪个官面上的人,但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这盖作坊的工钱嘛,族里就不出了。大家可有意见?”老族长又问道。说起来他们父子俩也白忙活了这么久,啥都没得着呢。前期没见着回来的钱,可不就这样。
“没有,没有,咱们乡下,哪家盖房子不是街坊们帮忙吧,也没听说哪家给工钱的,再说,咱们这又是盖族里的作坊。“大家纷纷表态。
“到时候作坊建起来,恐怕一时用不了太多的人,一家先出一个,成不成?”老族长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