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明月话锋一转,“这些活计,咱家给不了多少银钱,也用不了几个人,跟族里的期望差远了。”
“明月你有什么想法?娘都支持!”慧娘率先表明立场。
其他人纷纷附和,“对!对!对!明月你做事一向稳妥,你说咋办,家里都听你的。”
既然大家都表态了,赵明月就直说了:“村里一共二十四户,我打算买十六台织机回来。四个表姐一人一台,另外十二台给村里用。
单独建一间大屋子放这些织机。村里每家出人来跟表姐们学,学会之后织出的布咱家收上来,到府城去卖。从中收两层的利作为路上的花费,售卖中的损耗,织机的维护费用。
每家每天有两个时辰用织机,同一个人来学,或是全都来学各家自己拿主意,如何?”
“你大银姐都出嫁了,还送一台织机?”刘氏有些不敢相信。
“嗯,咱家日子越过越好了,不能因为大银姐出嫁了,就少了她的那一份。”
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银姐对她的爱护之心一日不变,就少不了她的那份。
三个银喜笑颜开,她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织机啦!还可以当师傅,教导村里的姐妹和嫂嫂们哩!
“明月说得有道理,拿到府城去卖,就不会影响县里的价,府城多少都吃得下。”
赵发财自从明月说香皂每月卖的块数多了,就卖不了那么高的价后,很是费了一番力气,去理解其中的道理。
道理什么的,不知道到底懂了没有。反正他是知道了,若是买的人就那么些,东西一多就卖不上价了。府城大织机织出来的布比普通织机织的密实好看,价也贵些,县城里买的人就那么些。
刘氏和赵氏还在惊讶赵明月的大手笔。我的个乖乖!明月这一出手,就是多少银子?得有一百多两了吧?
得亏在县城卖了这么久的包子,要不然一百两这个大数,她俩没概念,不可能估出来,只知道老多老多的银子了。
从大金他们几个每年拿回来的礼和银钱看,明月手里银钱应该不少。
赵家现在也是家中有几十两存银的人家了,一百两是很多,但两年也能挣回来了。明月能说出来,自然有这个实力。
“舅舅们出银子盖那间大屋?”赵有田问道。
赵明月点头,这种有面的事,舅舅们不想干,她也得让他们掺一脚。
“过两天开春了就盖,定要盖得敞亮大气。”赵元宝有点迫不及待了。
“买织机的事就交给表哥们了?”大金几个拍胸脯应下。不就是一百三十两银子的生意么?有什么好怕的?到时候让刘海叔他们多带些人手?
“族里那边外祖父去回吧?”赵发财忙不迭点头,这种风光的事,他最喜欢干了。
赵家三妯娌有些咂舌,明月对族里也太好了吧?不过,不用从自家的营生里分出一杯羹来,她们三也没啥好说的,自家女儿还一人白得一架织机呢。
明月让二银她们教村里的姑娘和媳妇,那岂不是也会同意二银教娘家的侄女和嫂子弟媳?娘家人来这边学会了,她和当家的商量商量,借几两银子给娘家,也买一台织机。
三个舅妈这点事就不叫事,难得她们还结伴来问成不成,赵明月没理由不应。赵家皆大欢喜,人人都摩拳擦掌,就等着开春大干一场了。
第43章
赵家谁也没有觉得按赵明月说的这种方式,是家中的女子,尤其是年轻媳妇,来挣这个钱有什么不对。
织布那不就是女人的活计?赵家几个银都能教,女人挣钱了不也是交给家里?赵家现在每个人都能挣来银钱,自然就忽略了村里女人想要挣点银钱有多难。
族老们听了赵发财的转述,本来还对提携的不是家中男丁心存疑虑。又一想,赵明月都出了这老多的银子了,织机来路,何人教导,之后的销路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他们要是还有想法,那就是不识好歹了。
又听赵发财透了底,熟练之后,一个织女,每天织两个时辰,一年就能有五两银子的进项。这下心里真是只剩下高兴了,有族老看赵发财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难怪赵发财当初坚持娶慧娘要五两银子的聘礼,人慧娘几个月就能挣回来!
再一想,自家明年手里紧紧,后年也买一台织机。到时候家中几个女人轮流上织机,不说一年十两银子,八两总跑不了吧?
再一想想,家中能去学的都学去,过几年,一人一台织机,这一年能挣多少银子来着?算,算不清了……反正很多就是了……
想到这里,赵远山连带着几个族老都热泪盈眶了,他们望山村就要起来啦!
慧娘这个女儿养得好,聪明机灵,还大气,又会养儿子,比村里的男丁强了百倍去!
赵明月那都不用拿出来夸,他们村里多少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个秀才。赵家也大气,自家过好了不忘族里,能传家的手艺,说教就教了。
赵家要盖放置织机的青砖大瓦房,砖瓦赵家三兄弟包了,村里也不能袖手旁观。先是在村子中央划了一大块地,又给各家安排了活计。
到时候会砌墙的砌墙,能盖瓦的盖瓦……啥都不会的打下手。赵远山还拿出了自家准备盖房子的大梁。
十多年前修缮祠堂也是全村集体出力,那会家家户户还出了银钱。这次只需要出力,赵家还给当天去干活的人供一顿中饭,完了自家每年都能多一倍的进项!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