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浣川:“要不要我再算上一卦?”
周不渡无所谓:“你若算到自己能活到明日,今天我挥刀正面劈你,你躲是不躲?”
即便是决定论者,过马路之前仍然要左顾右看。
杨悉檀颇为不忿:“歪理邪说,我玄门占卜就是最厉害的!他只是没有个高明如我的师父罢了!”
“善易者不卜。”但沈浣川似乎从这话里咂摸出了什么道理,“那行,你们自己当心。”
他说罢,还笑了笑。
“怎么了?”周不渡感觉这笑容里有点不怀好意。
沈浣川一本正经道:“你虽聪明,但过于直爽真性情,对上善于伪装做戏之辈,是很容易吃亏的。下回若要言语试探别人,可以让我代劳,别再自己上了。”
周不渡:“……”
合着大家都是演员,就我一个人真情实感呗?
杨悉檀哈哈大笑,舒服了。
说笑归说笑,周不渡明白,浣川露出真面目,是为了表示已经不拿自己当外人了。此行虽然过程出了点儿岔子,但任务圆满完成。
·
是夜,周不渡师徒三“人”做了详细的规划,决定明晚行动。
这时候他才知道,常人对“超度”往往存在误解,觉得那是和尚们的特长。
其实,释家并不做超度。较古的上座部甚至从不谈论中有、鬼魂、西方极乐,向来认为能解脱自己的只有自己,即便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都无法从地府拯救母亲。僧人们通常做的是放焰口、水陆法会之类的事,即向野鬼恶鬼施食,为迷途的阴魂指指路。
杨悉檀嘲笑“秃驴抄袭剽窃、东施效颦”,话不好听,但释家在向东传播的过程里,的确同各地的风情习俗发生了交融,才渐渐变得“神通广大”。
华夏的巫教法教源远流长,在这片大地上诞生的道士自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传统,有沟通天地阴阳的能耐、为鬼魂超度的神通。上等的,开坛施法,请天兵神将降灵引路;中等的,为冤魂驱邪除秽指引前途;次些的,则可能使唤妖怪精灵驱赶鬼魂。
“鬼魂不用轮回么?”周不渡突然有了新的发现,“这两天,我听你们、听浣川谈了不少鬼神之事,但所有道家的书里、华夏的神话传说里,都没有对轮回的描述。”
在释家传入中原之前,这个世界里没有轮回之说,前世亦然。
越千江失笑,道:“轮回是释家传入中原之后才兴起的说法,大抵是受婆罗门之类胡教的影响,释家自己亦未能定论。但你我到地府走了一遭,可曾见到轮回转生?”
周不渡:“不仅没有轮回,而且,没有地狱。”
越千江点头:“地狱亦是释家的说法,但只是说法,不曾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