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颇为诛心,却正中要害。
周曜目光微凝,抬眉看向兄长。
名儒教导的东宫太子,哪怕是被废为庶人,满腹才学与见识气度也绝非旁人能比。不管是站在东宫的权位之巅,还是落入如今一介布衣的困窘境地,周晏总是这般不卑不亢,对于乾明帝的心性,也看得比他更为透彻、冷静。
所谓的巫蛊之祸,可不就是个借口么。
否则何至于不经彻查、不容辩白,便一意孤行地废了受朝臣赞许的东宫,不许求情。
这般决绝,态度自然不会轻易和软。
是他先前心存奢望了。
这座巍峨宫阙里,兄弟仍是相依为命的兄弟,父子却早已不是血脉至亲的父子。
周曜的目光落在兄长身上的简素布衣,想着当日进宫求情时乾明帝的冷漠姿态,眼底不由浮起哂意。
“所以拜月门说得没错,当初是外祖父在军中威信过高,父皇怕外戚势大,才有了后来的种种祸事。如今这情形,不过是旧事重演。”
“没错。”周晏答得笃定。
见周曜冷眉不语,他又道:“从前你征战沙场,屡次大破敌军,父皇自然乐于看到。但如今你在军中有了威信,又是个桀骜狂悖的性子,不像楚王襄王那样卑躬屈膝会讨父皇欢心。父子之情不及兄弟之谊,他怎会不忌惮?”
毕竟,他还是东宫储君。
历来天子与东宫的关系便极为微妙,更别说两人之间还横亘着元后之死的旧事。
而淮阳王这些年行事狂悖,除了会听他这兄长的话之外,待乾明帝算不上恭敬顺从,父子间更有芥蒂横生。
乔家便是拿准了这点,才会屡屡生事,肆无忌惮。
如今东宫与淮阳王府遭难,乔皇后与乔国舅春风得意,与十数年前何其相似?
只是那时周晏尚且年弱,周曜更是个稚气孩童,在戚家倾塌后,他们对朝堂的事无能为力,唯有听之任之。
今时今日,却已经不同了。
有微凉的风从窗隙里钻进来,夹杂初夏荷叶的清香,冲淡屋中微苦的药味。
周曜低头,目光隔着衣衫落在腰间的那处伤。即便时隔许久,毒素已尽力拔除了大半,每日换药时,仍能看到伤口周围黑紫色的淤血,触目惊心。
那一箭剧毒无比,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背后主使却仍逍遥法外,在他父皇的信重下青云直上,在朝堂后宫呼风唤雨。
不管乾明帝是否知情,这态度着实令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