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谜题(上)
沈愔第一眼看到这幅《简·格雷的处刑》时就感到说不出的异样,不是油画本身的问题,而是这幅压轴作品和前两幅的气质差太远了。
不论《朱蒂斯斩杀敌将》还是《德里斯基尔酒店的小女孩画像》,虽然作者不同、笔法迥异,却都透着如出一辙的阴森和诡异感。相形之下,这幅《简·格雷的处刑》虽也是刻画刑场,却让人心生宁静,画作中央的白衣少女全身透着淡淡的柔光,仿佛一盏黑暗中的明灯,引导人们穿过重重迷雾,走向最终的归宿之所。
但这只是沈愔的直觉,没法作为正式的侦查方向,所以他只能来回审视这三幅画作,视线忽而一凝:“等等,这里能放大吗?”
所有人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只见那幅《朱蒂斯斩杀敌将》右下角的阴影中露出几块颜色稍浅的色斑,因为颜色相近,形状也琐碎,不凑近了端详几乎瞧不出。
技术主任袁崇海亲自上阵,将那块区域放大,又加强了对比度,下一瞬,被刻意隐藏在画幕中的信息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这是什么?”于和辉揉了揉眼,难以置信,“是……诗句?还特么是中文的?难道这作者是中国人?”
吃瓜群众纷纷对他侧目相视,连智商跟他半斤八两的丁绍伟也不例外。
于和辉眨眨懵圈的眼,后知后觉地回过味来:“等等,难不成……这诗句是后来加上去的?”
以袁主任为首,技侦组的小哥没一个搭理他,只有丁绍伟探出爪子,心有戚戚地拍了拍他的肩。
与此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两行诗句上,只见上面写着——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痛苦也是酒精。”
“有人用石头叩响酒杯,直到所有的花朵都流出眼泪,望见故乡。”
一干大小伙子天天跟罪犯打交道,九年义务教育灌进去的那点墨水早在毕业当天就还给了老师。谁知现世报居然时隔多年找上门,借着某个文青绑匪的手,狠狠抽了他们一耳光。
刑侦外勤和技侦小哥们大眼瞪小眼,用面面相觑的眼神传递出文盲的茫然和懵逼。
幸好在座还有一个文化水平勉强过关的简法医,在一群没头苍蝇中担负起讲解的重任:“前两句诗是海子的,后两句是费城的……奇怪,这姓孙的把几句八竿子打不着的诗生拉硬凑到一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说话间,沈愔已经将局部放大的部分打印出来,对着思忖片刻,用红笔圈出几个重点词。
“诗句里两次出现‘二月’和‘酒’,很可能是孙豫留给我们的线索,”沈愔沉声道,“老袁,能根据关键词进行交叉对比吗?”
袁崇海愁眉苦脸:“这范围太广了,跟大海捞针也没什么分别……我说句不中听的,沈队,按这个思路,得查到猴年马月去?”
沈愔微微叹了口气。
他当然知道这个思路没有证据链支撑,只是纯粹的推理,说白了就是撞大运。要是运气好,也许能瞎猫逮着死耗子,要是运气不好……
沈愔闭了闭眼,将最坏的可能性从脑子里驱散,每个字音都咬得格外重:“我也知道希望渺茫,但不管怎样都要试试,不论葛欣还是王雨凡,都已失踪超过一个星期——我们没别的选择,只能全力一试。”
袁崇海沉默片刻,抬手抹了把脸:“行吧,那就先按你说的办,只是这样一来,排查范围可就没边了,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沈愔微一沉吟:“我再去和孙豫聊聊吧。”
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死马当活马医罢了,毕竟有经验的都清楚,孙豫是那种最难谈判的嫌犯:他虽然没什么学历,智商却不低,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占据了心理主动,更可怕的是毫无所求。
他的后半生已经随着孙芸的死撕裂了,往后是自由来去还是身陷囹圄,其实没什么分别。
连沈愔自己也不敢报什么希望,谁知他刚走到审讯室门口,就和抢先一步的某人看了个对眼。
“沈队,”薛耿板着一张“老子看你不爽”脸,生硬一点头,“今晚辛苦了。”
沈愔无端升起一丝不太好的预感,三步并两步地抢到近前,就见里头居然被人捷足先登了。
“她怎么会在这儿?”沈愔倏尔扭头,“谁让她进去的?”
薛耿不慌不忙:“是我跟赵局请示的,听说在陵园时,姓孙的曾经想保护这姑娘,如果是她,也许……”
“也许什么?”他话没说完就被沈愔打断了,那一刻,这男人永远沉静无波的脸上罕见地流露出厉色,“她就是个普通人,跟这事没半点关系,你把她牵扯进来做什么?”
薛耿梗着脖子,毫不退让:“普通人?普通人能三天两头往市局里跑?再说,咱们现在没别的线索,让她试试怎么了?”
沈愔:“……”
他手指不自觉地捏紧,关节“嘎嘣”一下脆响。
薛副支队后脊无端窜上一丝凉意,有那么一瞬间,几乎以为这八风不动的男人会一拳砸在他脸上。
幸而沈支队克制力非凡,那股蠢蠢欲动的邪火最终被自己强行按捺下去。他冷着一张脸,从薛耿手里抢过蓝牙耳麦别在耳朵上,只听里头塑料袋“哗啦”一响,夏怀真不知从哪买了一大包零食,献宝似的一样一样摆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