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臣权宠妻媳妇是个小锦鲤 > 234 胡惟庸的善后上(第2页)

234 胡惟庸的善后上(第2页)

随侍太监轻手轻脚为朱元璋换了一杯热茶,他端起茶盏抿了两口,又接着翻阅奏章。看着看着,两手发抖,猛拍御案,侍立门边的小太监吓得浑身发抖,面无人sè。随侍太监也不敢说话。

“居心叵测,反了反了!”

朱元璋咆哮着,将奏折掷到地面。原来这几份奏折都是密奏秦王、晋王等暗里搜罗奇人术士,言下之意便是这些亲王对太子有背叛之心不规之举,提醒皇帝jǐng惕。

朱元璋认为这班大臣擅生是非,摇唇鼓舌,散布流言,旁敲侧击,暗示皇上分封藩王的错误,而且对封藩在外拥有重兵而心怀异志的亲王毫无防范。

“屁话!反话!乱臣jiān贼!”他气得两手发抖,心里恨恨骂道,“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班鸟人妄想离间皇亲,反叛朝廷,毁我朱家基业。该死!该杀!”

当随侍太监将掷在地上的奏折收拾好放回御案时,朱元璋的脸上所有的线条都直直地绷紧了,灰黄浑浊的眼中充满着杀机,他的嘴角不能自主地抽搐着,胡须随着掀动,用发抖的手提起狼毫,愤怒地在这几份奏折上疾书同样的御批——

煽动叛乱,离间皇亲,夷族,弃市。

朱元璋批罢奏折,将御笔一掼,推开御座,笑弥陀一般的老太监随侍太监赶快趋前,双手搀扶着老皇帝,同时给他披上一件金黄sè的团龙披风。

事情算是有了一个开始,但就是不知道怎么结束。

庞煌在公主府内,时刻注意着朝堂之上的一举一动,一直到了初八,依旧没有任何情况的发生,不由长舒了一口气。

看来老朱也要消停一下了,胡岚堕马的事情,明显的和朱元璋有关。而且也和魏国公徐达有关,那天郑虎看到现场出现的几个人,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

而且庞煌知道的,远远比朱元璋所能预料的多。

因为庞煌身边的应变机制不一样,庞煌是穿越而来,虽然不是军人或者是高官出身。但是从一些知识的了解上,也比朱元璋先进的多。

庞煌知道。自己发明了火器,那么就要随时防止自己被自己发明的东西暗杀。所以有时候训练护卫自己的力量,灵感都是从一些现代的知识中获取。

他知道防止火器刺杀,最重要的就是要扩大防护范围,那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对于自己经过的地方,或者自己周围的防卫力量,他都要将防卫半径扩展到五十米左右的范围。

也就是这个范围,让他在胡岚堕马那天,知道的比别人要多了很多。

胡岚的事情。既然和朱元璋、徐达有关,那么如果胡岚没有死,而胡惟庸也没有发疯的情况下,老朱自然不会轻举妄动,这是庞煌的猜测,但是并不能肯定。

但是眼见着初八已经过去,已经超过他说经过的历史中朱元璋发动的时间,庞煌这才慢慢的放下心来。

而此时,胡岚渐渐的装不下去了。也不是怕走漏了消息,而是胡岚不能老是昏迷不醒吧,那样不是有意的欺君吗?

欺君的罪名,胡惟庸更是承受不起。所以从初八那天早朝,皇帝问及了胡岚的伤势,胡惟庸回答说昨天已经醒了。

所以从初八开始起。胡岚就要正式的面对众人了。所幸的是,胡岚的右腿骨折不是伪装。所以暂时不用出丞相府,只是在家中静养。

但是胡惟庸从皇帝的欣然长叹中。感觉到了一点什么,所以初八下朝回家,什么也没有做,就径直去了儿子的庭院。

看来,要善后一些问题了,而儿子最大的尾巴,就是那在徐州刺杀了官差的林贤,这件事已经快要遮掩不住了,刑部已经要了几次卷宗,而且又往北平发函询问了。

要除掉这个隐祸,胡惟庸忖再三,这样决定。胡岚也觉得必须干掉这个多事的明州卫指挥使。

而且要处理得不留痕迹。

就在初八当天晚上,胡惟庸、胡岚父子二人商量好一个万全之策。

第二天中午,丞相府大公子胡岚所住的小花厅里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林贤受邀前来见丞相大人,胡岚满面堆笑叫他入座,直慌得伏地行礼:

“末将不敢,末将不敢!”

“叫你坐,你就坐,不必拘礼。”胡惟庸的声音特别柔和,没有平rì那颐指气使的严厉。

“末将不配!末将站着侍候大公子和丞相大人吧。”

“林贤,你坐下就是。”胡惟庸更是和气,白皙红润的脸上布满chūn光,“你年轻时就跟着我,尽心尽力为我办事,如今已混成个人样儿,做了明州卫的指挥使,有了自己的府邸家室,也攒了几个钱,娶了三房妾,虽然现在已经不是明州卫指挥使,但是与京城一些官员相比,你也能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