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
贞观。
长孙无忌对于封常清简直一千一百个怜惜:“他临死前对于那位天子没有任何怨恨,反而是一心当个尸谏之臣,劝天子不要再轻视安禄山。”
他或许是在乎自己受到冤屈,可他更在乎潼关能不能守住,战场有没有转机,长安是否不会陷落。
他值得尊敬。
长孙无忌微微行了一礼,以示对其送行。
武德年间。
该说有其子必有其父,李渊的眼泪决堤那般哗然落下,哽咽道:“引王师之旗鼓……他希望自己死后,魂魄能随着风回归战场,击响战鼓,再次指引着将士荡平贼寇啊……”
忠臣不遇明主,最是令人惋惜。
“他如果生在武德年间,朕必好好对他!”
天策上将李世民正在拭泪,听到这话,扭过头去看了一眼亲爹。
——你说的好好对他,是指像我一样被卸磨杀驴,有事二郎我的好儿子快上战场,无事秦王歇息,战事让你哥哥弟弟收尾去拿军功,这种好好对待……吗?
【待到高仙芝被拿,得知自己罪状是减截兵粮及赐物时,对着士兵高声悲呼:“尔等皆是军中人,吾是否行过此事,尔等最知。”】
【“若吾做过,尔等便言‘实’,若吾不曾做过,尔等便言‘枉’。”】
【士兵皆呼——】
【“枉!”】
此时,群情激奋,最易煽动,高仙芝又在军中素有声望,倘若其以情煽之,便能致使兵变,安禄山的军队就在潼关外,直接把潼关一开,双方一个合兵,就能把那个冤死他和他友人的昏君拉下龙椅。
然而,高仙芝只是任由自己被斩,自始至终,也不愿为保命而叛君叛国。
大唐双壁不曾倒在战场上,却是倒在了自己尽忠的君王手中。
第45章李世民:“是啊……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我……
人家是阵前换将,李隆基是阵前斩将……
其他朝代的人大为震撼,心里感慨:真不愧是第三名,赵构都没干过这事。
【二位忠臣之死,致使天下人多哀之。而李隆基不顾后果杀掉前线领兵将领后,发现朝中一时半会竟找不出人来领兵,最后只能启用正在京城养病的哥舒翰。】
隋朝大业年间门。
杨广坐着观赏天幕,一动不动,看到这里颇为惊讶地问皇后:“我记得,他好像之前就患了风疾?那李隆基令患风疾之人上战场领兵?”
这能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