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静忍不住牵起庆慈的手,带着她一同依靠在车厢壁上,同时对马车外嘱咐道:“燕然,去法宏寺。”
二人赶到法宏寺,适逢远智大师今日给百姓公开讲谈佛课。小沙弥引着二人去见了能德大师。能德一听萧静问及十八年前法宏寺的火灾,自信道:“这事儿王爷倒是问对人了,当年火灾的事情贫僧从头到尾都在。”
“这倒巧了,”庆慈忙道,“烦请大师回忆一下当年陪同先皇后来寺中礼佛的女眷可有二皇子府上的人?”
“有的,”能德道,“不止二皇子,其余几位皇子府上的女眷都来了,包括侧妃们,”他顿了顿,又道,“至于二皇子府上……哦,那年新入二皇子府的妾室也跟来了。”
张清霜那日真的也在法宏寺?怎么会这么巧?
庆慈不由萧静对视一眼,随后追问:“大师确定吗?”
能德淡笑:“自然确定,二皇子似乎极为看中这位妾夫人,还专门请贫僧为这位妾夫人随身的玉佩做了一场法事。”
庆慈还是第一次听说:“给玉佩做法事?玉佩也能做法事吗?”
能德解释道:“不单单是玉佩这些。有些施主的家人惨死又寻不到尸骨的,便会择当事人的一些随身物件,交给寺里帮着做一场法事,以物代人,聊以慰藉罢了。”
惨死又寻不到尸骨……庆慈愣了愣:“大师还记得那玉佩的模样吗?”
能德点点头,道:“是一枚淡绿色长白玉,雕刻的是一只大雁口衔梅花。不过,贫僧只见了玉佩,未曾见到那位妾夫人,因此该玉佩到底有何寓意,原谅贫僧并不知情。”
一只大雁口衔梅花……
庆慈傻眼了,喃喃道:“怎么会是他?”
梅雁栖同张清霜怎么会有关系?张清霜在筠州的心上人难道便是梅雁栖?可梅雁栖那个时候已经同阮筝成婚多年,二人感情深厚,人尽皆知。再说了,张清霜的哥哥张清风可是参与了梅家灭门一案的啊!
庆慈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下了山重新坐进马车里还在琢磨。
萧静道:“法宏寺客房众多,先皇后那时颇得先皇宠爱,她在寺中休憩的客房,一定是众星拱月般。张清霜可能住得离先皇后不远,但厉九皋作为一名外地来客,怎么会那样巧便跑到先皇后处将人救下。”
庆慈回过神来:“王爷怀疑,厉九皋救先皇后一事是张清霜从中帮忙?”
萧静颔首:“自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马车一路回城,萧静将庆慈送回京中大街医馆。二人下了车,萧静望了一眼对街医馆里人头攒动的景象,道:“去吧,本王还有事儿要去兵部一趟,就不送你到门口了。”
庆慈笑道:“王爷已经送到门口了。”
“本王看你进去,”萧静拍拍她的脑袋,“待到忙完再来找你。”
庆慈点点头,恋恋不舍看他一眼,转身朝医馆走去。她没走两步,抬头看到医馆门头上大大的“无恙阁”三个字,刹那间又想起灵州清荷庄雁栖湖鸣筝亭下梅雁栖亲手刻下的“吾妻阿筝,吾儿阿荷,盼此生无恙”的字句来。
庆慈顿了顿,又朝萧静处折返了回来。
萧静也是一愣:“怎么了?”
“王爷,梅雁栖会做出背叛妻女的事情来吗?”庆慈始终记得能德所说的张清霜那块暗含梅雁栖名字的玉佩,不知为何,她一想到心里就一阵不痛快。
萧静没想到她在意这个,反问:“你觉得呢?”
庆慈摇摇头:“师父将梅雁栖和阮筝葬在一处,应当是信任二人感情的。我觉得梅雁栖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萧静道:“不必烦心这些,总会查出来的。虽然张清霜这处线索断了,可别忘了张清风还在牢里,张艺蓉也被金鳞甲看着。眼见着张清风死刑将尽,张清霜这个做妹妹的自始至终也没有捞他出狱的动作,本王猜着张清风父女该着急了。”
作者有话说:
梅雁栖自然不会做背叛妻女的事儿
第156章媒人
◎本王帮你回忆回忆?◎
萧静踏进兵部,兵部尚书曾志年带着兵部的人迎了上来。曾志年五十多岁,面相刚毅,讲话颇为豪爽,当年也是征战西疆的一员猛将,只可惜几年前最后一次作战之时伤到了腿脚,如今走路一瘸一拐,再也不得上阵杀敌。
曾志年回京辞官,修养了两年,前阵子在张党肃清案中,原来的兵部尚书由于贪污,落了马,曾志年由王昆玉重新推荐到萧胤的案头,经过萧胤和萧静的商讨,破格提为兵部尚书。
萧静与曾志年关系亲近,事实上,当年萧静去北疆,还是曾志年在其中稍稍帮着走了些门路。不然一名皇子投军,谁敢贸贸然便接收?
“王爷,您来得正巧,繁州那处的军报刚到,臣正准备派人去王府告知王爷,”曾志年拄着拐,表情严肃道,“军报是着人快马加鞭赶着送来的,应该有些紧急情况。”
萧静道:“去后厅说话。”
一行人去到兵部后厅,萧静落了座,下首的曾志年便递来一封厚厚的书信:“请王爷先行过目。”
萧静也不客气,将那封信拿来,直接拆开,看了起来。
曾志年和一众兵部同僚默默看着萧静脸色渐渐肃穆起来,彼此不由面面相觑——不大妙啊……发生何事了这是?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