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路狂飙酒花玉露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武门(第2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武门(第2页)

这种师徒关系,融入了传统的家族道德伦理,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对于弟子来讲,具有绝对的权威。

当然,由于拜师的早晚,与师父相处的时间,乃至与师父情义的不同,虽然拜了师,但弟子间还是有区别的。

总的来说,弟子有三种:入门弟子、登堂弟子、入室弟子。

拜了师就算进了门,都可称弟子,这种弟子称为入门弟子。

拿孔子来说,弟子之多,史载三千之众,这三千弟子中大多属于入门弟子。

平常也就是上课时来听听课,下课就走人,私下并没有过多交往,更没有一对一的私授。

另外入门弟子,也是对初拜师学生的称谓,意为方进师门,学艺不精。

接下来,就是登堂弟子,以孔门为列,七十二贤人可归为登堂弟子。

古代传授技艺的庭院一般比较大,进了门之后,还要穿过长长的庭院,然后才进得厅堂。

所谓登堂,也就是拜师习艺已经有些时间了,与师父相处的时间很长,期间得过老师的指点,进步很快,学业技能已经有所成。

最后,才是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是师父重点培养的对象,今后要接道统承法脉的。

还拿孔门为例,连率真的子路也曾被孔子批评为“升堂而未入于室”,可见入室不易,弟子虽多,最后能入得室者也就几人而已。

一旦成了入室弟子,师父就要“口传心授”一些真东西。

所谓心传,在于心心相依,念念相通,重的是诚意正心、见心见性,这靠的是自己。

口授的是技艺学问,重在明师善导、弟子好学,这靠自己更靠老师。

当然,在不同行业里,还有更细致的区分。

比如在戏班里,“弟子”是指行过拜师礼的徒弟。

这类徒弟可以对传艺者称“师父”或“先生”,在程派里如王吟秋,赵荣琛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学过戏,但没有拜过师的只能称传艺者为老师,如侯玉兰等。

这在戏班里有严格的界定不可乱称呼的,如李世济对程砚秋不可称为师父,只能称呼“老师”或“干爹”。

“入室弟子”有几种解释:

你吃住在父傅家里,所有费用由师父承担,师父把弟子当成自家人看待的,传授一些私密技艺的徒弟,如王吟秋属于这种。

接受过这种私密传授的徒弟也叫做“手把徒弟”,这种徒弟学戏演戏都要听师父的,不可乱来。

李少春就是因为逾越了这个界限,所以余叔岩不再教了。

甚至可以当儿子、女儿来看待,打骂都是正常。

这种也可以叫做儿徒,跟自己孩子没分别。

半个月后,‘高武门’正式挂牌,上百位穿着不一,准备来拜师的年轻人汇集在前院,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倒是没觉得人多,反而认为这是好事,来拜师的人越多,说明高斌的威望越高,谁不希望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做自己的师傅?

后院,高斌坐在太师椅上,前面一大片空地,一个又一个年轻人上前展示自己,高斌随便问几个问题,通过了就算入门,反之高斌让王启明给几毛钱钞票,礼貌送伱回家。

当然,其中不乏年纪大,带艺投师的人,这些人高斌也没拒绝,但属实能力差点意思,而且已经定型了,不适合留在门下。

最终,他手下了47个人,加上徐天,正好48人。

这48人,他会统一教授一段时间,选择好苗子入内门,亲传咏春和形意这两大拳种。

而外门弟子,则不会学习这两套拳法,而是学习高斌在三场决斗中展示出的现代搏击。

高斌结合了传武套路和现代搏击理念,新编了一套更符合实际用途的拳法,命名为‘高体拳’。

高体拳跟后世的军体拳有异曲同工之妙,主打的就是一个实战性。

打起来不漂亮,但大开大合,一招一式都极具杀伤力。

这也是为了尽快出徒创造的拳法,现在的高武门全靠他一个人的声势撑着,这绝对不行,想要发展,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当然,招式是一方面,身体素质是基础,无论内门外门,每天一大早上起来都得饶着内城跑一圈,然后回来扎马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