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再加税,不是要百姓们们活活饿死吗?
“京城里头许多都是重新开始的生产,如今尚且还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还需要咱们适时的紧着粮,哪里抠得出几袋米来!”
这是实话,别看外头田地里的农作物长势不错,那可不仅仅是百姓们的心血,军士们也每日带头。
可以说有一部分暂时充当了公家的军田,如此一来,一来能保证军队需供给的粮食,二来,也是给百姓们减负,多出来的收上来。
横竖眼下地里头就长出来红薯的藤子,泥土下的红薯还是的拇指头大的崽子。
这圣旨什么意思?
皇帝你脑子里装了大粪吗?
难道自己不晓得自己带队逃走的时候是将京城都刮下一层地皮来了吗?
“横竖咱们是交不上的,便如实回了圣上。”
宫晴气得大骂:“欺人太甚!昏君!”
“晴儿!”宫老爷子喝止了,有些话,心里头骂骂就好。
“爷爷,再任由陛下此种,只怕是咱们的国门大关没被北国打破,自己就先乱了!”
孙巧儿气得胸口疼,道:“到底是谁出的糊涂主意!”
此时老王爷开口了:“想来是他们到了江南之后被那里的富庶迷了眼,户部再进言国库空虚需要储备,江南豪族再联合起来,如此,陛下便轻易写下圣旨。”
“哼,这皇帝是嫌坐的椅子硌屁股了!”
他们实在是无法明白,为何在京城中的陛下,虽算不得明君,好歹还知晓些国事,各地各州因为诸多因素,那自然是有富有穷,太平几十年,百姓从战争的伤痛中繁衍生息再到欣欣向荣,需要多少努力。
“当初,于老太傅在尚且能点醒陛下呀!”有人不由得想到逝去的人扼腕叹息道。
“王爷,又有圣旨到了!”
什么!
还有完没完了!
“念——”
从江南来的内侍扯着鸭儿嗓子,吊着眉,抬着下巴看着一屋子十几个人呼啦啦跪在自己面前。
心里头是爽快的。
当日离京,前头这位宫老将军倒是出了个风采好头,他耳朵不聋,后来听到许多对朝廷的辱骂之言,并且歌颂留下守护京都的一批人。
圣旨被他念出来,听到了吗?
“陛下念及老王爷和宫老将军年事已高,如今边境还有小王爷守固,想着二位近几个月来的功劳,特命杂家接二老去江南,还不快快谢恩。”
什么!
让二老去江南!
开什么玩笑,不过是见着如今小王爷领兵势大,宫家二子还在雷州,想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捉拿人质罢了!
“怎么,二位是想抗旨不成?陛下可是在江南特别赏赐二位别苑呢。”
呸,那是变相囚禁才对!
在场的每一个脑子是同皇帝一样装大粪的,看这内侍一脸小人得志的可笑模样,对远在江南的朝廷深感心寒,对百姓深表同情。
长此以往,哪里需要外邦打入,自己人就能将大好河山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