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郑院士却建议她,先去首都医院锻炼一年。
面对导师这意外的提议,悬宁罕见地没有直接一口答应,时间她有的是,她只是有些不解:
“老师,我打算做科研,在实验室里不是更好吗?”
“而且,我之前每个假期都有去首都医院实习的。”
这位睿智的老人看着眼前这可能是她此生最得意的弟子,缓缓一笑,没有直接回答:
“我今年七十五岁了,在a大医学院主攻脑科学科研,但是每年仍然会花几个月时间去一线坐诊,悬宁,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悬宁回答得不假思索:
“我听师兄师姐们说过,老师是脑科学专家,人生中大半时间都在医院度过,退休后因为挂念年轻时参与建设的a大医学院,拒绝了医院返聘选择回到校园。”
“您至今不放弃一线工作,是因为脑部复杂问题的手术,老师是权威中的权威,离不得。”
郑院士点点头又摇摇头,仍旧笑着:
“你说的这算是一部分理由,但不是全部的原因。”
“我们做研究的,最终是为了治病救人,只有在一线,见到真正的病人,我才能看见自己的方向。”
方向,悬宁默念这个词,朝郑院士点点头:
“老师,我知道了。”
郑院士慈爱地看着眼前年轻的女孩,她发自内心把悬宁当做接班人来看待,她也太知道她的能力,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超越自己。
所以她为她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学生,注定辛苦的路,但她无比坚信,悬宁一定能做到。
谈话的最后,郑院士又说:
“之前假期你去实习过,但那时你是学生,这次不一样了,你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医生,去看看病人是什么样的。”
“悬宁,你的天赋和能力都很卓越,去一线历练,对你之后的路有帮助。”
有郑院士打招呼,悬宁在首都医院工作的手续很快就办妥,她没有耽搁,直接去了脑外科报到。
医院里的人以前实习时大部分都见过,大家也都知道她如今是a大医学院最年轻的天才博士,对她非常照顾。
但是因为年纪和资历的问题,她只能先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真正的手术主刀,还轮不到她。
繁忙的日子如流水滑过,她确实如老师所说,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了新的体会。
这天,悬宁正在看一个病例,一个科室的医生悄悄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