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施城主和钱将军都死了?这帮讨逆军也太残暴了吧?”
从城中的各种传闻,化作谣言流言漫天飞舞。
登城不大,不过就数万居民。
瞬间所有人都多少听过了一些消息。
对于底层群众而言,上层的事情太过遥远。
他们只想知道,改旗易帜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所有人,多少都有一些忐忑。
不知道讨逆军会把登城怎么样。
不多时,城门贴了告示。
“原登城城主施谭日暮穷途、倒行逆施,为一己私心违背时势,昨夜在讨逆军驳斥劝解下,幡然悔悟,痛哭流涕,自觉愧对朝廷,愧对苍生,已自戕于城主府中”
“讨逆全军与登城父老乡亲约定,原公门胥吏政务要事不变,原城中百姓大户豪绅等如常生活,无需惊慌”
告示落款是讨逆军校尉曹肃。
这就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了,明明是被他砍死的,他却说是自戕的,还整得挺悲壮。
看到曹肃砍人的,就只有讨逆军的百夫长。
讨逆军百夫长不会站出来说曹肃的不是,于是就没人和曹肃对峙。
这就是舆论优势。
老百姓们看了告示,又加上城中流言的推波助澜,回忆起施谭在位时在登城的功绩。
总的来说,施谭当政之时,登城是没什么进步的。
不过社会面上相对比较安定,城中各个阶层也没有太大的矛盾。
如今人一死,众人一回忆,就感觉此人真是“庸政懒政不作为”,登城有他无他都一个样。
甚至就冒出了一种,施城主死有余辜的想法。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也只能嚼嚼舌根,干不了什么事情。
如今讨逆军当政,所有人也只能听之任之。
曹肃控制住登城府军。
在控制城中大营时,一些不服管教的府军与讨逆军发生了些许冲突。
冲突很快就被讨逆军镇压。
缺乏高端战力的府军,根本不是讨逆军对手。
府军控制之后,整个登城都被拿下。
张恪、罗艺分别找曹肃汇报情况。
傍晚,做一些二线工作的李离快步走到正堂。
“大人,城中的一些豪绅,想要见见你。”
“哦?豪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