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的脸色不大好,苏梨偏头看着他:&ldo;他是在战场上受的伤,尽管给他用最好的药治伤,钱的问题不必担心。&rdo;
&ldo;是。&rdo;
大夫应下,和苏梨一起帮他处理了伤口重新包扎。
怕他再做什么傻事,苏梨调了一个护卫过来专门看着他。
如果他要做自残的事就先直接把人打晕,把药灌进去,等伤好些了再慢慢沟通。
做完这些,日头已经有些高了,苏梨回房间洗漱,用过早餐以后又带着两个护卫出了门。
铺子和地都已经看好了,要运作起来她还需要人手。
这几天她已经有了盘算,她可以先从其他作坊买布匹来做衣服,先把成衣铺开起来,但目前市面上的布匹的颜色大多比较单一,后面还是要自己雇人养蚕、种棉花用独门染色技术做出来的布匹才更好看。
那十万两白银是苏梨那日在御书房问楚凌昭要的,她答应过楚凌昭,要在三年之内让这十万两白银翻十倍,不仅如此,她还要以远昭第一皇商的身份,和远昭相邻的几个国家达成贸易往来。
先帝以前秉持的思想是强兵强国,但在商贸方面颇有些闭关锁国,经过胡人这一战,楚凌昭已经意识到消息闭塞会带来的惨重问题,他会着手肃清朝纲,也要和其他诸国加强往来联系。
诸国若善,则远昭是他们的盟友,诸国若不善,远昭也好早做防御。
要做到这样,苏梨需要的人手自然也不是一般人,昨天听赵虎说镇北军存活下来的两千将士都要被遣散回乡,苏梨的心思便不自觉打到了他们身上。
这些人受过最严苛的训练,身手不凡,且胸怀正义,经此一役,他们的确不适合再上战场,但遣返回乡未免有些暴殄天物。
他们在军中待了很多年,除了遣散的那点银两,再没有别的谋生技能,回到乡里不知道会面对什么,与其让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完后半生,苏梨更想让他们过得好一点。
等商号发展起来以后,远昭将士的家人也能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
城里已有的成衣铺不少,都有自己固定的布匹供应商和绣娘,技艺好的绣娘轻易不会给别人做活计,这是这一行的规矩,所以苏梨要想做衣服,得自己另外找绣娘。
所以苏梨去兵部要了一份镇北军将士的花名册,将祖籍在京都附近的人都标注了出来,一共有三百二十人,苏梨派人按照标注出来的名单挨家挨户的走访,家中有人能绣东西的全都登记下姓名,自己则带着十一和两个护卫去城里的商铺谈布匹买卖。
之前苏梨买了不少布匹,经过对比,苏梨发现京南成衣铺的布匹料子最好,城北祥宁成衣铺的料子次之,城西昭安成衣铺的料子尚可,其他成衣铺的料子则完全不行。
苏梨首选去了京南成衣铺。
安家垮了以后,京南成衣铺如今是城中规模最大的铺子,铺面足有三通房,门面宽敞,布匹和成衣样式繁多,且款式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