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书满脸尽是得意之色,谦虚地拱了拱手:“过奖了!之前,我说过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若这真是头名文章。那咱们只要把文章给做好了,这状元肯定是一蛋三黄,不是吗?”
其实,他们位列三司之位,也算是位极人臣,能在血腥的政治风暴来临前,找到独善其身的路径,这实在令他们欣喜不已。
如此,庆幸万分的三人,不由得相视哈哈大笑。
等开心过后,刑部尚书便向尹玉书问道:“这不是三让而受吗?通常,冲在最面前的这第一拨人都没落到什么好下场,事实证明,的确如此。那我们不如再等等?”
尹玉书摇摇头:“等就只能随大流,沦为泛泛之辈。这可不是我们三司该有的水准啊!”
大理寺少卿点点头,表示赞同道:“御史大人所言甚是,既然现在不是登台献艺的时候,那我们何不在幕后为其造势呢?”
尹玉书笑道:“此计可行。不过,当务之急我们先得投诚,给主人认认脸。”
大理寺少卿稍思量片刻,眼里闪现出一抹奸邪的光泽,问道:“御史大人的意思莫非是,由咱们亲自动手,将那些答错考题的人,通通踢出榜单?”
大理寺少卿说着,用手指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尹玉书点点头。
这时,一旁的刑部尚书拍了拍尹玉书肩膀,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向来都是御史大人的专长,可得好好把握这次露脸的好机会。”
尹玉书笑着点点头道:“到时还请两位大人多多帮衬,才好!”
俩人异口同声:“那是自然。”
当三司达成统一战线,他们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上表朝廷定罪袁一的官员,或暗中罗织罪名,或明里查处违法罪状,在短短十天内便将他们全数治罪,投入大狱。
这回,见朝廷出现如此有针对性,且大规模的治罪,武后则一反常态,不予过问,只要看到三司都在定罪书盖上了大印,她就默许通过。
经此一番,原本混沌不堪的局势,骤然间变得异常明朗,朝廷上下也总算是摸清了武后的心思。
可他们怕行差踏错搭上前程,便老老实实地跟在三司屁股后面晃悠。
当三司暗中发起百官请愿书赦免袁一,他们都争先恐后的纷纷响应。
当三司示意上奏折陈诉袁一的累累战功,以及舍己为国的高尚品德时,几百封为袁一而写的陈情奏折就摆在武后面前。
在政事殿,武后翻看着这些奏折,嘴里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她看了眼身后的上官婉儿,问道:“连你都知道法不容情的道理,可这些庸臣怎么就不明白呢?”
上官婉儿微微躬身,若有所指道:“奴婢看来,这是民心所向。常言道,法不责众,奴婢则认为其实是法不敌众。众既民心,法则方圆,方以约束聚民心,圆以顺应通民意。这便是方圆大同之道。”
武后微微一笑,极为赞同道:“好一个方圆大同之道!本宫是愿顺应民心,天下大同。可握有方圆之人,又是否会愿意行大同之道?”
话音刚落,在一阵嘹亮的通报声下,睿宗皇帝李旦走进殿中。
见李旦远远走来,上官婉儿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轻语道:“奴婢觉得,会的。”
听着这话,再看到眼前李旦,武后不由得露出一抹难以掩盖的笑容。这更像是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无限喜悦。
亦如她们所预料的那般,李旦来此的确是为了顺应民心,与武后商量赦免袁一之事。
李旦先是言辞恳切夸赞着袁一曾经为大唐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这些年镇守安西都护的尽职尽责。
李旦还盛赞他是大唐难得的忠臣良将,就算在平定叛党上行事有所偏差,可这也完全出自于他忠君爱国的拳拳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