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叔一听割牧草都不用自己了,更是心花怒放,不住地夸赞肖燃:“你真是个好孩子啊,有志气又肯吃苦,以后一定能出人头地。”
肖燃被夸得十分不好意思,和和生叔谈妥之后,顶着臊红的一张脸跑了。回去的路上,他回想起和生叔堆满褶子诚心实意的笑脸,自己也不禁“嗤嗤”笑出声来。
最初产生开养鸡场的念头是想自己致富,后来真的下决定的时候,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自己致富,他更希望用自己年轻的身体带动家里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虽然远远没有走到那一步,但目前也算是踏出了第一步——给身体有残疾又年迈的和生叔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
日后,等养鸡场壮大了,线上的销路也走通了,那就需要打包工、清洁工、运输员等等岗位,可以为和生叔这样年纪太大已经没有多余力气去种地的乡亲提供工作岗位,这样比种地轻松得多,赚的肯定比种地要多。
一想起养春蚕那时老妈老爸忙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结果卖茧子的钱还不到两千块钱,他内心就愈发地充满斗志。
几天后,坡上的路挖好了,也浇上了水泥。因为要等水泥干了才能砌栏杆,所以肖燃得了两天休息的时间。这天他睡到中午才起床,吃完午饭便看到老妈把一篮子玉米棒倒在了院中。
“妈,这是要干嘛?”肖燃问,“不是已经晒干了么?”
李春莲拿了一个竹匾放地上,回答道:“太占地方了,趁着晒秋脱粒再晒几天,然后存杂粮缸里。”
提到晒秋,肖燃来了兴致:“妈,那是不是要晒点萝卜干啊?”
所谓晒秋,是中国广袤大地上许多农村一种不约而同的农俗现象。大多数作物都在夏秋两季收获,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很难在短时间就吃完,又不易于保存,而且也要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存一些食物,于是农村人就把一些瓜果蔬菜收拾干净切成片,而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成干,作为冬日的储备食物,久而久之就变成一种传统。
其实晒秋不一定就只在秋天晒,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有东西可晒,春天晒笋,夏天晒豆角,秋天可以晒的可就多了,有辣椒、玉米、萝卜还有黄澄澄的柿子。
李春莲盘腿坐在了竹匾里,回答道:“晒,明天我就去挖来晒,晒完以后腌两缸萝卜干,你不是最喜欢萝卜干配粥嘛。”
肖燃嘿嘿傻乐:“那明天我去挖。”
母子两人盘腿坐在竹匾里,正给玉米脱粒,懒洋洋趴在一边的生姜突然站起来,警觉地朝着院门叫了两声。
两秒之后,虚掩地院门被推开,和生叔弓着腰站在院门口:“在家剥玉米呢?”
李春莲赶紧拍拍身上的玉米粒子站起来:“叔,有事不?”
“没事,”和生叔搓着手,憨厚地笑着,“就是来跟你说,我家后山头那棵柿子树黄澄澄的挂了一树,你让新华和肖燃有空的话就去摘回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尝个鲜也挺好的……”
肖燃在院里听到了,摇摇头无奈一笑,和生叔的个性反应了大多农村人的性格,说得好听点是谦逊,说的不好听一点是自卑,明明是好心好意要送点东西,却总要补一句“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不要嫌弃”。
“和生叔!”肖燃歪着身子朝院门口张望,替老妈回答,“明天我就去摘,刚才我还跟我妈说晒秋怎么能少了柿子干。”
“好嘞好嘞,”和生叔乐乐呵呵地点头,“统统都摘来。”
肖燃也不是为了让老人家开心随口敷衍,是真的馋柿子了,他看了眼天气预报,接下来的一周都是晴好天气,刚好可以晒柿子干,于是第二天他就约上张中原一起摘柿子。
三人行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这种有趣的事一定是少不了张中原和肖岚慧的。
原本约的是下午再去,张中原昨天在三人群里听肖燃说在剥玉米,于是大一早就赶来了。肖燃起床下楼,就看到院里铺了一大块塑料布,张中原和他老妈正盘腿坐在塑料布上剥玉米呢,生姜已经深谙谄媚技能,绕着张中原跳来跳去。
肖燃从厨房拿了俩葱油饼和俩包子,分了张中原一份,也加入了剥玉米的行列。
剥完玉米又吃了午饭,肖岚慧前来汇合,三人带着工具去了后山头。路不远,走几分钟就到了。
和生叔家的这颗柿子树已经有好些年头了,粗壮高大,估摸着有十多米高。这么高的树,镰刀勾和竹叉子都失去了作用,肖燃撸起袖子就要往上爬:“中原你在下面接应着,我直接爬上去摘。”
张中原立刻拦着他:“还是我上去吧?”
肖岚慧也表示担忧:“肖燃,这树可不矮,你的体力扛的住不?”
肖燃本来内心还有点犹疑,听肖岚慧这么说,顿时斗志昂扬。开玩笑,怎么能在女性面前说自己不行呢,那多丢面子。
他把鞋带解开重新绑紧,得意洋洋道:“看我表演。”
事实证明,虽然这段时间为了养鸡场他劳心费力瘦了很多,但是体格强壮了不少,体力也锻炼了出来,因此上树很轻松。
但体力总有耗尽的时候,爬到树上“表演”了一会儿,将近在眼前的那些柿子还摘完,他便有些支撑不住了。
张中原仰头盯着肖燃,适时道:“你下来歇会,换我上去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