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的苏联和大时代1958青山铁杉 > 第九十四章 自杀潮(第1页)

第九十四章 自杀潮(第1页)

倒不是害怕,谢洛夫是对自己的技术没有信心,害怕自己成为马路杀手,至于别人开车,他是绝对敢坐上去的。

暗道一声我就知道,门德列夫拿着照相机开开车门走了出去,如果门德列夫够聪明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冒充一下某报纸的记者,顺便揭露一下黑暗面什么的。可惜谢洛夫还是高看了门德列夫做坏事时候的智商。

看着周围蜂拥而来的围观群众,默默地给门德列夫在心中打个叉,谢洛夫推开了车门,“我很痛心,竟然在私人出行的时候,碰见了这一场人间悲剧……”沾点吐沫往眼角抹实在是太扯,好在谢洛夫下车之前已经将双眼揉红,让人以为他已经哭过。

“这种惨剧不应该在现代社会出现,尤其是不应该在罗马帝国公民的后裔中出现!”谢洛夫一脸的声情并茂,用行动诠释着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句话。

如果连自己都骗不了,谢洛夫根本不可能骗别人,一旦投入到那种状态,谢洛夫马上开始从意大利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眼睛虽然是被揉红的,后面可就真是真枪实弹了,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谢洛夫说道,“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为了这种惨剧不再重演,我必须将这种惨剧的悲剧性,告诉所有人,让苏联知道、让波兰知道、让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都知道!我们不会坐视现代社会还有这种事情!谢谢大家,让我静一静……”

这个时候门德列夫已经悄悄地溜到了车里,看见自己的部下成功回来,谢洛夫也懒得继续废话,直接说道,“我希望大家好好想一想悲剧的源头,才能制止悲剧不再重演……”

说完话,谢洛夫马上回到车子,低声喝道,“开车,又让人围观了一次!让我想起了亚洲一种用猴子赚钱的职业……”

汽车绝尘而去,留下了一群面面相视的旁观者,地上的尸体仍然在不断的顺着鼻腔流血,刺鼻的味道不断的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

回到苏联大使馆的门前,谢洛夫下了车,停在这里转过身来,看了不远处的美国大使馆,隔了一条二十多米宽的马路。两个国家的大使馆的距离真的不远,要不是大使馆都不止一条通道可以出去,每次都走正门的话,距离还不到一百米。

美国的星条旗还在随风飘扬,显示着级大国的霸气,挠挠手臂上的痒点,谢洛夫进入了自己的大使馆里面,疑惑道,“我好想去砸玻璃啊……”

丰盛的意大利大餐,让谢洛夫胃口大开,不管海鲜还是意大利面,谢洛夫来者不拒,全部收进胃里,还不断的招呼周围的人。和谢洛夫相比,刚拍完特写镜头的门德列夫,就没有这么好的胃口了,这让很多人大感奇怪,明明是一起出去的,怎么回来之后反应完全相反……

“门德列夫同志今天胃口不是很好,大家就不要打扰他了!”谢洛夫一边往嘴里塞着龙虾,口齿不清的说道,“可能门德列夫同志,被意大利共产党的同志们讲话,弄得神情激动,暂时亢奋吃不下东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哦,原来是这样?”大家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继续吃饭。只有脸色蜡白的门德列夫心中道,“是这样个屁,多高深的思想才能让我连饭都吃不下去……”

“门德列夫同志,要不来一杯红酒吧!”谢洛夫将深红色的红酒给门德列夫倒了一杯。看着美酒的颜色,门德列夫忽然觉得自己的胃里有些翻腾……

“不用了,谢谢!”摆摆手,门德列夫拒绝了谢洛夫的好意。本意上谢洛夫只是开开玩笑,但是现在也看出来有些不对了,暗道;这就是上过战场的人?不会是个赝品吧,档案作假?

“随你!”谢洛夫没有继续,施施然自娱自乐起来。对自己的决定更加的自傲,要是自己下去拍特写,说不定现在难受的就是自己了。

一个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毫无疑问是没有节操的。没错,谢洛夫感觉,自己就是这种人……

当然,这么对待部下是不对的,知错能改也是谢洛夫的品质。大体上来讲,谢洛夫从两句中国古话中,确定了自己现在为人处事的态度,忠臣不事二主和良禽择木而栖,简单来说,面对所有人的时候,谢洛夫任意切换自己的立场,手段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了,往大点对苏联有利就好了,再大一点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了。

几千万的国家,区区不到一百人跳楼,其实并不算多。不过在谢洛夫的严令下,不管下面的特工多么的不愿意,都必须将每个自杀的意大利人,拍下两张特写。这些照片通过大使馆的渠道,迅的传遍了整个华约国家。

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二月二十五日早上,这一天早上、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所有华约国家全部在头版刊登了最近意大利的自杀潮,打开报纸就看见整个版面,从上到下一个个意大利人死亡的惨状,第二天、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也转载了华约国家的报道,全体社会主义国家的舆论对这种惨状深感震惊。

就像是十级强震袭击了意大利一样,这次的意大利政府被攻击的程度,十分猛烈。其实这些照片淡出拿出来,只能算是个新闻。造不成这么大的效果,但是谢洛夫将这些自杀人员的惨状全部集合在一起,立刻就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惨状。

人都是有同情心的,不是所有人像谢洛夫都把心放在了另外一个世界,面对悲惨,不分国籍、不分敌对与否、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都对这种惨剧表示同情。并且提醒自己国内一定要对这种行销手段严加防范。

就算是谢列平,看到了谢洛夫的成果之后,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比阿塞拜疆严重多了……”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第一总局局长帕纽什金了,他庆幸已经在其他欧洲国家下达了撤退命令,不然很可能克格勃的特工会被堵住回不来了。

“给各国大使馆报,统计各地的成果!”收回思绪的帕纽什金不会被无谓的同情所左右,当年在大整肃时期,他亲眼见过更极端的状况。

【我昨天睡觉前看了一眼评论,看见有人说更的少要娇死我,我记住你的名字了,放学你别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