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第一次走进步步高研发中心的时候,那一幕让他终身难忘。
宽大的研发中心,两三百号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每人面前一台计算机,全在聚精会神的工作着。
他也算出过国,见过世面的人,可那种壮大的开发场面还是令他非常震惊。
当时的四通,在国内的名气,并不比步步高小。
但是全部的研发人员,加起来也不过一百来人。
想到去公司后听到的,成立五年不盈利的口号,李玉琢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步步高
能用五年时间成长到现在这一步。
如果当初四通也有这样的决心,现在何至于此。
“青哥,李玉琢李经理来了。”
李玉琢正在为四通缅怀,一个声音立刻打断了他的思绪。
“董事长!”
反应过来的李玉琢,立刻上前问候了一声。
自己如今已经离开了四通,它未来如何已经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
“嗯,你先坐吧。”
楚青对着他点了点头,就又转头对上王康平。
“那对于业务扩充,你有什么想法。”
对外物流业务,是一个需要精细化去运营的行业,不是简单投入就行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初楚青调王康平去物流,就是看中他的这方面能力。
楚青相信,王康平真的想要去做,采用加盟模式,和地方上合作,是完全行得通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业务拓展往哪方面走,是和企业合作走整车,还是直接面对民间走散车。
“我们现在的物流业务其实有些单一,目前只有我们自己的货物和特斯拉的。虽然我们在回来的时候,也会捎上一些顺路的货,可放空的线路还是太多。这次之所以想扩展物流,也是想解决这部分的问题。”
“按说我们最好的合作方式,是直接找那些大企业合作,走整车。可这次当我在全国走了一圈后,我发现散车的未来会对我们更有利。”
说着王康平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份提前准备好的文件。
楚青接过文件,只见上面写着大大两个字“快递”!
快递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并不新鲜。
邮政从八十年代就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就是简称快递。
只是因为线路和时效问题,快递不但贵,还慢。
这个快也只是相对信件这些来说的。
一个包裹走个十几天一个月都是正常情况。
“嗯,继续说。”
楚青手里的动作没有停,对于王康平能想到这个东西,他是稍微有点意外的。
从稳妥来说,一般情况下,一开始都会走企业合作的整车模式,毕竟那个相对比较稳当,就像步步高物流和特斯拉的合作一样。
虽说两家是兄弟企业,可换到其他企业身上,也是完全行得通的。
可王康平却能把眼光放得更远,一开始就把难度提高到上限,光他这份魄力,就让楚青欣喜不已。
他从将步步高的物流单独分出去的时候,其实就有往这方面发展的趋势。
不管是自建车队,还是建设仓储都是为以后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