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遇到的守军果然缺少兵器甲胄,于是发现了一地军功等着上去捡的众兵发了疯一样疯狂寻找捉拿守军。
李青则带领大部队寻找有反抗之力的守军,都是见到人群先远远射一箭,报上名头劝降,大部分守军发现李青后都挺愿意投降的。毕竟现在君位空悬,李青机会很大,从龙之功多数人都想争一争。而且没有多少人真的敢跟李青动手,毕竟无论如何李青都是皇室直系子弟,打伤打死了谁也负责不起。
一个小时后,李青全取了长安四方十二道城门,大部分守军都投降的,极少数成为冰冷冷的尸体躺在地上向活着的人提供劝诫。
那下城防后,李青先强调一遍军规军纪,勒令禁止扰民后带领纪律比较好的老兵营包围太守府和将军府以及其他的机关单位。
第二天李青按老套路招降常刚、陈和等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些人虽然对大乾有几分忠诚,忠诚于大乾和忠诚于李青也不冲突啊!现在帝位空悬,李青的行为虽然有些出格但也还说得过去,成王败寇,只要成功大家都不算从贼造反而是从龙之功啊。
却不想,拿下长安之后,李青立即派人拿下潼关和函谷关。这两城都建于险要之地上,城中守军都不多,有心算无心之下,李青轻易就拿下了两座关隘。
主要是阴兵实在太好用了,用于夜间偷袭简直无往不利,李青也不用阴兵杀伤守军,把兵器甲胄偷走就好,没了兵器甲胄的守军战斗力和绵羊没什么两样。
那下潼关和函谷关后,李青直接把两关上的路道一堵,关外关内基本不可能打进关中,李青可不打算现在就领兵去京城即位。李青这副关起门来称王称霸的模样,令那些刚刚投降不久的人打算落空了。
不过李青暂且管不到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拿下潼关和函谷关后,基本就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格局,接下来就要好好打扫家门然后再开门接客。
尽管李青不打算回京争大统的打算让很多刚刚加入李青队伍的人大失所望,但李青拿下潼关和函谷关后拥有了战略安全倒也使得大部分人的心思安定了几分。
毕竟李青手里的军队跟了他最久的老兵也就一年多,这部分还只占了不到十分之一,还有一部分是两个月内不停招兵买马招收的约占四分之一,大部分都是李青刚刚降服不久的关中守军,心思不定到也正常。
接下来李青就放慢了攻城脚步,慢慢攻取关中的其他城市,比如离长安比较近的咸阳、铜川等郡城,还有数量众多的县城。
为了稳定军心,李青打战之前前把长安、高陵、蓝田、渭南四四地的土地没收了,然后开始丈量土地,给军卒和普通农户分田地。
不过都是租给他们,每年交两成农税,前三年第一年收三成租,第二年收两成租,第三年收一成租,第四第五年都收一成租,五年后土地免租金只要交税就可以了。
看着租金和农税挺高的,最高的第一年要交五成收成,这可是一半呐,不过朝廷收税收得更狠,各种摊派往往一年七八成的收成都要被收走。最可恨的是遇到灾年产量大减的时候,朝廷的税可不会减少半分,农民往往要卖地缴税。
举个例子明朝崇祯年间土地的产值无灾年一般是每亩地每年产两石粮,价值1。6两,崇祯加征辽饷摊牌到全国是亩地征0。03两,但是占地最多的宗室和文人乡绅不缴税,所以就基本摊派给平民百姓,加上各级官吏层层上下其手,百姓摊派增加到每亩地1。2两甚至是12两。要知道很多地方一亩地才价值**两,收的税比土地价值的高,所以一大堆农民破产非要逼死崇祯这个傻逼。
崇祯还傻乎乎的喊“朕非亡国之君,众臣皆亡国之臣”,要知道大明崇祯年间的能臣干吏大部分都是被崇祯自己搞死的,像袁崇焕可能争议比较大,但卢象生,金国凤都是被他的智熄操作搞死,孙传庭也被他逼得郁闷吐血,到他上吊死了依旧忠心耿耿试图力挽狂澜但却无力回天。
话说回来,大乾是大明的平行世界,许多地方十分类同,此时大乾的农税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税赋虽然没有崇祯末期那么疯狂,但也基本都是在五成以上。
谁让这个世界也像大明后期一样食利阶层太多人了,数以百万计的文人秀才,数十万的王朝宗室,还有文武百官各各阶层都不给国家缴税,还一起趴在朝廷身上不断吸血。
所以李青只收五成的税还逐年递减算比较良心的了。
主要李青给大家分的田地够多,平民百姓每人三亩地,而军中士兵每人最少五亩地,军户每户家庭多给两亩,各个长官的土地也根据职位上涨不过最多不超过百亩。
每个人都得怎么多的地基本都能活得下去,每年还都能存下一些粮食。分完田后李青地盘的民心迅速归附。
同时是军中还发银饷又包一日三餐,所以李青给包括降军在内的所以士兵发过银饷后军心迅速稳定了下来。
毕竟大乾也有吃空饷的传统,基层士兵们已经很久没有听说过实打实的银饷了,更不用说真的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