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论血气和残忍可能尤在北府军之上。
就连武备方面,他们也没弱于北府军多少。
玄甲的打造进程一直不快。军器监既要打造马铠,又要打造骑士的玄甲,一直是将战力优先供给精锐的骑兵部队。
在满足骑兵需求之余,才会将玄甲供给两万余步兵。
累计打造的几千套玄甲,周泰所部分走了大部分,剩下的分给各个郡的驻军之后,北府军能分到的甲胄也就三百多套。
这是整个北府军分到的数量,并非一个司马部能够拥有的。
所以北府军目前都还没做到高顺陷阵营那般,七百士兵皆披覆玄甲,无所不破。
吕布势力由吕布、陈宫、高顺、张辽等这些统兵大将,统帅精锐军队还真是十分具有威胁性。
但并州军有并州军的战力剽悍,江东有江东的战略优势。
孙策问道:“我们江东郡县富庶,府库充盈,完全可以用势取胜。吕布麾下也就寥寥数千人,我江东可以组建上万大军甚至两万大军与之对垒。如今北伐军队的规模壮大情况如何了?”
鲁肃立即说道:“由于将军尽得淮右之地,江淮之间民生富庶,人口更多。故而自我担任北府军校尉,又增募一千新卒。”
孙策点头,广陵的人口虽然还没有统计出来,但这是不耽误征兵的。
毕竟募兵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即便没能详细掌控地方户籍,只要地方人口充足,新设募兵点之后,就会有新兵源源不断的前来应募。
广陵的人口,二十万还是有的。征募一千士卒,应该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江东五个郡能够维持两万多的部队,可不是全靠的人口。其核心是因为孙策手中掌握铸币权,以及吴郡鱼米之乡,一郡获稔,数郡忘饥。
钱粮都在孙策掌控中,极大的稀释了他的养兵成本。
但铸币权效果已经达到了极致,后期疆域的扩大,铸币权的效果不会像前期那么显著。
毕竟以大宋巅峰时的一亿人口,也就养了百万禁军而已。
要是按此前的征兵规模,五个郡两万多部队,那大汉一百个郡全部纳入掌控,孙策治下怕是要有四十万职业士兵。这个显然在当下是并不可能的。
其实这也是自古以来都很显著的一个规律,越远离行政中心,郡县能够给中央朝廷养兵提供的助力就越小。
兵员一般都是来自朝廷首都附近,西汉就是五陵少年及六郡良家子。东汉的兵员就是三河骑兵及北军五校。
孙策治所在吴郡,那江淮还能给他提供兵员助力,等到了幽州、凉州,别说给他多少助力了,怕是还要倒贴财政,以维持行政开支和治理成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铜钱从中央铸造,送到边疆就有极大的运输成本。
但在当下,江东还有个优势,那就是衣冠南渡,数十万的百姓会从北方流落江南。
除了广陵这个东线方向,还有合肥那一带的中线方向。
鲁肃说道:“在历阳、石城方向,招募的北方流民,也终于组建起来第一支北府军校尉部。如今正在丹阳练兵。张中郎则从丹阳调集一千丹阳精兵,送抵广陵。”
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
这可不仅仅是一千丹阳精兵的事情,而是证明江东的势力范围切切实实的从吴郡东南一带扩展到了丹阳、九江一带。
北府军的驻地不再局限于一域,而是正在向长江中游扩展。
如此北伐,将来局势会为之恢弘壮阔起来。
就连眼下,这首次尝试的北伐,趁衅而入的轻兵北进,规模也立即变得可观了。
从最初的三千人北进广陵,到如今九月,规模已经逐渐提升到了近六千人驻扎在广陵各处。
先不论这个部队的构成如何,是否精锐。至少六千人的北伐,已经可以算是一次正式的出兵了。
再加上东阳那一万余刘备的军队,广陵郡境内也是切切实实的驻扎了两万大军。足以影响整个徐州局势。
孙策从容自信的说道:“既然大军逐渐齐至,那就由孤亲自来会一会他吕布。看看他吕布究竟是否有实力守住徐州!”
而就在孙策这里调兵遣将,准备与吕布一决雌雄的时候。
吕布那里也已经率军抵达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