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饶有兴致的看向这名侃侃而谈,条理清晰的小将,刚才刘备在介绍徐州文武的时候并没有介绍他的名字。
毕竟他太年轻了,而且还未有什么功业,是以刘备部曲的身份从军征战的,并非徐州大将。有点类似于魏延。
孙策便笑着对刘备说道:“刘使君转战中国,帐下豪杰何其多?如此年轻才俊,竟然亦有如此将才,仿佛战场分布,地理形势刻画于胸。”
刘备笑着说道:“国让的确乃幽州奇才,若得以施展胸中报复,必能威震天下,建立奇功。”
“我为吴侯引荐一番,此乃渔阳雍奴人,姓田,名豫,字国让,果敢胆烈,十五岁之龄,便追随于我,常有奇言壮志,必可为大将。”
孙策亦为之惊叹,说道:“我部大将陈武,十八岁便跨郡数百里,登门投名刺于我,自此追随左右,勇冠三军,所向无前,军中一时以之为奇,不想国让竟以十五岁之龄便转战中国。”
这是何等人才?堪比吴之吕蒙,明之郑和啊。
难怪他能威震北疆,打得胡人死伤惨重,魏军追逃二十馀里,僵尸蔽地。
乌桓王骨进对官府不恭敬,田豫到塞外调查,自己仅率领百余人到了骨进的部落中,骨进出来迎接拜见,田豫直接命令手下人将骨进当众斩首示众,数万乌桓人而不敢有任何人妄动。
其声威堪比班超只带三十人就威震西域鄯善、于阗等国。
田豫被孙策如此称赞,胸中激荡,精神振奋。
孙策便笑着说道:“我部缺一位向导,国让就暂时入我军中,以为联络吧。”
两军联盟,需要一位官员军中联络很正常,赤壁之战前,孙刘联军也是派出了鲁肃、诸葛亮联络交战事宜,以协调作战。
理论上武将粗狂,词不达意,双方应该各派一名文臣,不过田豫这条理清晰,侃侃而谈的气度,孙策觉得他也能担此重任。
而派往刘备军中联络的江东官员,孙策看向是仪,说道:“是从事亲自促成我双方联盟,熟悉徐州将校,就由是从事留在刘使君营中,代孤联络。”
这是一件小事,刘备也不认为以田豫之忠义,会因此而投入江东麾下。
因而虽然吴侯行事霸道,他也只是面无表情,没有多言。
吕布当初称呼他为弟,无礼极甚,他亦只是心中不悦。
如今他仰江东提供补给,更是不会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而破坏联盟情谊。
说到底,孙策现在可是主导着孙刘联军的联盟,他位高权重,就是有这般霸道决断的自信和从容。
刘邦投靠项羽的时候,项羽指名要刘邦麾下曹参留下,联络联盟的军事部属。刘邦凭什么拒绝?
如今孙策号称小霸王,刘备号称有高祖之风,孙刘联军仿佛又回到了数百年前,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形势。
就是这次充任暴秦的角色不知该是谁,是狂妄自大的袁术,还是残忍暴虐的曹操,亦或是兵多将广的袁绍?
不过不论是谁,孙策都有信心依靠江东骁勇善战之师,尽破敌军于战场之上。
而击破眼下纪灵这三万余部队,显然是孙刘联军最紧要的事情。
孙策看向舆图,对帐内所有人说道:“纪灵材匪戡难,不足为惧。但其屯驻之处,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乎我双方雄图霸业!”
雄图霸业,这一点倒不用避讳。
孙刘两人的谋士,都曾堂而皇之的说过这个事情。
江东士人皆言孙策量同桓、文,可成王霸之业。
陈登也对刘备说过:“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