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儿,人家就问:你去他们家里,可是吃了什么好饭食?是炖肉了?还是煮汤了?
她就一撇嘴说:“什么好饭?不跟咱们惯常吃的一样么,三合面的干烙饼,咬的牙疼,一盆瓜秧子汤,寡的甚味道没有,我的个乖,我还当她家是故意寒掺我,谁知道,她家娃儿吃的比我还香,啧啧,饼子往汤里一泡,几口就没了。她六婶子倒端着,吃的样儿可仔细,款款儿的,要不是跟我端了一样的吃食,我还当她是吃山珍海味呢。”
“这么说,她家也没甚好东西了?”
“嗨,那家底子……不早空了么,早前,不过就是硬撑着,如今,撑也撑不起来了,她们府上倒是厚道,面子都撑不起了,还给各家匀了吃食衣裳,能帮的,顺手就帮了,不能帮的,也是没办法了。”
“哎哟,那她们家还给外头赊粮?”
“老例了,若是连粮都不给赊,岂不是什么体面都没了?勒紧了裤腰带,也得把老爷的派头撑起来。这样的人家,多的是。”
“唉!说的也是。外面光(指体面),里头闹饥荒,咱要是不去,还不知道他家落魄到这个份儿上了。”
“那也比咱们强,咱们都揭不开锅了,人家还能吃饱饭。”
“倒也是,行了,不跟你絮叨了,我也得回去糊弄口吃食……”
六老爷搁外头一回来,就在路上遇着几个族里人,他们看六老爷灰扑扑的一身衣裳,便拍着他的肩膀道:“他六叔,可别往外头跑了,也别跟着东府给外面的人赊粮了,不能只为了个虚体面,连家里都不顾呐,咱发慈悲心,自然是好事,可不能让家里老人孩子饿着肚子去做那个事吧。轻重缓急,你得仔细思量。”
可给六老爷说的一头懵,他只能应道:“啊?哦,晓得了,我一定仔细思量。”
又有人殷殷嘱咐他:“不管怎的,先紧着家里,别让娃儿受饿。”
哈?
哪个受饿了?
问了一遭才知道:哦,我家娃儿受饿着,喝瓜秧子汤都像喝山珍海味,吃一顿烙饼,可像八百年没吃过似的,嚼也没嚼,囫囵着就咽了……
六老爷就……
不得不辩解道:“虽说日子过的紧巴,粮是够吃的,没饿着孩子。”
人家说:“知道日子紧巴就好,如今荒天荒地的,别乱跑了,守着家好好过,别图那些虚名儿。”
人家又说:“快回去吧,洗一洗,以前多雅致的人,如今看着不像样。”
人家还说:“以后自家日子自家过,别打肿脸充胖子,先管好自家再管别人,别犯糊涂傻。”
六老爷:……
六老爷点头:“晓得了,这就回。”
装了一肚子疑惑回了家。
回去一说,可给一家子笑的,妇人们的口,可比什么都厉害呀,好好一顿饭,怎么就传成这样了?
六太太说:“西街上的秦八嫂来家里借粮,吃了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