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军一朝倾覆,恐怕欲杀他曹操的兖、豫豪强,能够蜂拥而起。
这般冒险,是否值得?
但此时郭嘉挺身而出,力陈进兵,说道:“善行兵者,因敌为资,故兵法从敌之意,千里杀将,如示其形,开其利路,潜设神策。”
“如今天子势弱,淮南空虚,正是将军成王霸业的最佳之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夫天下大难已定,各州皆在休养生息。即便荒芜之地,亦有人烟。”
“此战将军只要卷旗偃甲,轻兵兼道以出,再遣铁骑,尽屠沿路百姓,一则可免泄露行踪,二则可抄掠其资,以为军资,必能掩其不意。使此计若成,此为江中之鱼,御腐索,必可禽。将军王霸之业一朝可成!”
曹操拧着眉头,说道:“孤所忧者,恐孙策因此勃然大怒,兴三军之众,与孤不死不休啊。”
想到江东那位意气风发的年轻诸侯,帐内所有人都心情沉重。那可是一位真真正正骁雄盖世,与项籍似的绝世猛将!
且用兵如神,屡战屡胜。麾下兵精将猛,若怒举三军,兴师问罪。没有人不惧之。
此时曹营诸将视孙策,一如高祖军中将校之视项籍。既惊又惧,不敢力敌。
此时郭嘉斩钉截铁的说道:“以吾观之,孙策新并淮南,损失惨重。其人有妇人之仁,若与将军相争,必千里运粮,百姓死伤惨重,非二十万人,难以济时难。因而以江东之意,必待水涨船高之际,方可北伐。断然不会在此寒冬,征集十万徭役,兴三军之众,与将军争锋。将军可虚国而征,无忧也。”
“且夫荆襄之地,扼控长江,水师随时可顺流东下,如利剑悬于江东颈上。孙策大军主力,皆不得不屯驻豫章,以防荆襄。”
“江东之志,必在荆扬统一,此方才是江东必争之地。将军可许诺自汝南、南阳出兵,助江东取江夏郡江北诸县。孙策得此兵家要地,纵有冲冠之怒,亦只能含恨忍耐。江夏之地,于江东而言,战略意义,远胜所失!”
“是死伤惨重,一无所得。还是取江夏之地,一统荆扬。孙策必然能做出取舍!”
经郭嘉慷慨陈词,曹操终于彻底坚定决心,成王霸业,在此一举!
随即曹操挺直胸膛,正襟危坐,举其酒樽,对所有人说道:“行师用兵,古之常道!今丰稔多年,家给人足,馀粮栖亩,积粟红仓。孤将亲督四万步骑,与卿等共赴疆场。此战必荡氛雾於五岳,翦虎狼於九野!”
所有将校皆敞开衣襟,高举酒樽,豪烈肃杀的大吼一声:“万胜!”
随着三军奋气,曹操乃宰牛祭旗,亲自誓师三军,于严寒之际,大举出征!
<divclass="tentadv">很快,曹操在境内大举集结部队,可能有侵攻意图,就被淮南三镇探查到。
军情急报如雪花般随着曹操使节一同进入了建康!
孙策跟张昭看完军情急报,彼此相顾,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显著的震惊和不可思议。
孙策放下周瑜、张纮、吕蒙等人纷纷给他发来的急报,对张昭问道:“曹操这是在发什么疯?这朔雪时节,寒冬腊月,他不好好待着休养生息,怎么会兴师动众,大举出征?”
他就算疯了,他手下的谋士们就不劝劝他?
还是曹操想提前写一首《苦寒行》?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这首诗就是曹操写的节选,拿着斧头凿冰煮粥,可见冬日行军之艰苦。
这一趟走下来,就算最终大获全胜,他手下士卒被冻掉手指、脚趾的,也得有数以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