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皇也确实很受用这一套,他那些孙子虽然聪明伶俐,可是一个个不是皇子就是世子,哪里会缺老师?看着一个个小模小样的,手脚还没长开呢,四书五经随便翻开一本,他背上句人家就会下句了,弄得上皇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现在看看林彦玉,武艺是一塌糊涂,读书倒是有几分天赋,上皇稍加点拨,这小子就能触类旁通,倒是给了上皇不小的成就感。
这么下去,三年之后就教不出个文武状元来,一个文状元也应该是稳了。
上皇在心底畅想未来,神情变幻莫测,看得林彦玉和林琢玉一阵恶寒,不知道老爷子又在琢磨什么了。
林琢玉看了半天,忽然想起正事儿来,难得今天皇上不在上皇在,简直是天赐良机,不由得看向林彦玉:“咱们家还有能派出去送信的小厮吗?”
林彦玉愣了一下,在心底算了算:“有倒是有,只是半个月前不是刚派人回去送过信吗,此时这第一封信怕是还在路上呢,怎么又要送?”
要是按这个频率送信,只怕林家的小厮都派完了,那第一个去送信的还没回来呢。
林琢玉耸耸肩:“我有什么办法,贾家这边急等着银子用呢,咱们总不好误了人家的事儿吧?”
提到贾家,上皇的耳朵顿时支棱起来了:“怎么,贾家如今缺银子到这个地步了?”
他这些年隐约瞧着,贾家是有些倾颓之势,可也到不了伸手管亲戚家要银子花的地步吧?
林琢玉摇摇头:“贵妃要回家省亲,贾家张罗着盖省亲别院,得花不少银子呢,二太太特地来找我们姐妹,说是给林家一个尽心的机会,要是这省亲别院有林家出的力,我们也跟着与有荣焉。”
上皇略略点了点头,想起皇上前两天提的这件事来,倒也觉得有道理。
妃嫔省亲一事自古未有,贾府又是林如海的岳家,林如海的女儿如今还住在贾家,关系近成这样,贾家不拿林如海当外人也正常。
他也没多想,点点头:“既然如此,就派个人回去说一声,让林如海不拘三千五千的,尽个心意就是了。”
林琢玉「啊」了一声,有些为难:“三千五千?这……怕是不妥吧。”
林彦玉愣了一下,不由得看向林琢玉:“也还好吧?”
虽然说喜事是贾家的,但林家姐妹毕竟还住在贾家,这几年的吃穿用度也是一笔银子,贾家要是不开口也就罢了,现在既然开了口,林如海要是只拿个千八百两的,倒好像存心占贾家的便宜了。
上皇只当林琢玉不知林家财力几何,笑道:“你也不必替你叔父省钱,你叔父一年养廉银子都有一万,这些银子还不至于难倒了他。”
林琢玉叹气:“我倒不担心叔父连几千两银子都应付不来,要真是这个数,我替叔父出了也不妨事,就怕这几千两银子送过来,我们家非但没与有荣焉,倒要跟贾家反目成仇了。”
“这话怎么说的,怎么送银子还送出仇人来了?”
上皇愣了一下,拧眉疑惑道。
林琢玉又叹了口气,苦笑道:“您是不知道,贾家二太太说了,贵妃省亲是天大的喜事儿,叔父与贾家又是骨肉至亲,若是只拿区区几万两银子,就是不念亲戚情分,不顾娘娘颜面,人家想要二十万两呢!”
“二十万两?!”
林彦玉和上皇齐齐喊了一声,又各觉得失态,扭过头去尴尬地掩面咳了两声,上皇皱眉道:“这未免就过分了,有银子就花,没银子就别花,这怎么还有管人家借银子花的?借人家的钱,省自家的亲,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
林彦玉也拧着眉头:“这省亲一事听着与有荣焉,但究竟对家中经济并无进益,贾家张口便是二十万两,可省亲别院尚要借银子盖,这二十万两银子,他们真能还得上?”
林琢玉摇摇头,摊手道:“就算能还,一时半会儿也还不到林家头上,二太太管冯家要了八十万两,还不知道要还到哪年哪月呢!”
“嗯??”
上皇着实地震惊了!
都这个时候了,贾家还跟冯家纠缠不清呢?!
长不长脑子啊!
作者有话说:
①此处木樨甜汤指开水冲蛋。
北人骂人之词,辄有蛋字,曰浑蛋,曰吵蛋,曰倒蛋,曰黄巴蛋,故于肴馔之蛋字,辄避之。蛋花汤曰木樨汤。木樨,桂花也,蛋花之色黄如桂花也。徐珂《清稗类钞》
ps:其实我一直怀疑,木须柿子的木须应该是木樨来着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