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末县就在浙江上游分支的谷水旁边,扼守丹阳、豫章、吴郡、会稽之要道,他西北是丹阳泾南五县的山越、宗贼,西南是豫章郡刘繇的军队,东北是严白虎所部数万人盘踞之地,东南则是会稽郡南部。在会稽郡南方这数千里地,虽然西汉就纳入了中原版图,但只有一个东冶县。
也就是这两个县的面积要比汉室绝大部分郡国面积还大,甚至比后世一个省的面积还大。从福州往南,一直经过莆田、泉州、厦门、漳州这么多市,都是一片蛮荒大山,为山越所有。
一个县面积覆盖后世五个市,两个县面积比一个省还大,这里不设置南部都尉也根本不行。
所以孙策当机立断,说道:“贺齐如此贤才,王朗却不能用,合该灭亡。我既已临郡,就应选贤任能,由功曹发文,举贺齐为孝廉,授太末长,领南部都尉!”
当然孙策也不是一个只提要求,不给支持的君主。他随即说道:“允许贺齐在会稽南部招募两千精兵,积谷练兵,以震山越。”
打下了会稽郡,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孙策终于可以再次扩军了。
以丹阳郡北部加吴郡、会稽,这三地作为基业,任何诸侯都能拉出来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历史上官渡之战前夕,孙策已经平定了江东六郡,开始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能够集结的力量或许近十万众。
如今孙策占据三郡,理论上也能拉出来三万到五万的部队。
不过由于推行了募兵制,职业武夫的战斗力更强悍的同时,养兵费用也远超寻常。
过于庞大的军队规模,也可能导致穷兵黩武,民生凋敝。
而且影响极其明显,仅是这次南征会稽就可见一斑。吴郡千辛万苦恢复的一点生机,无数屯卒、百姓汗流浃背才产出的早稻,还来不及解决民生之饥馑,就被官府收割到府库中,用以军事征伐。大量投入到军事方面的财富,使吴郡民用之资必然捉襟见肘,百姓、孩童都还有大量人饿着肚子,买不到充足的粮食。
而即便如此,官府也依旧无意无意哀民生之多艰。
因为即便打下了会稽,还是需要从吴县、钱塘源源不断的向会稽郡运输粮草补给。
会稽郡的存粮显然供应不了目前境内这么庞大的军队。
孙策要镇压豪强、山越,甚至讨伐平乱,也需要将军队分出去,屯驻各地,还是需要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
甚至为了拉拢人心,救济会稽郡百姓,也需要大量从吴郡境内运输钱粮前来应急。
要治理一个地方,前期永远需要先投入大量的资源。
所以目前孙策只打算将军队扩充到两万左右的规模。
三个郡养两万军队,规模也不算小了。其中四分之三都是以吴郡为后勤支撑。
剩下四分之一丹阳和会稽分担,这应该不难。
会稽郡刚刚纳入治下,现在能给帮孙策壮大实力的就只有人口。
所以孙策关注的看向魏滕,问道:“魏功曹此前担任户曹,掌全郡人口。且为我介绍一下会稽郡人口详情。在编户籍多少?以及更重要的豪强和山越隐匿情况。”
后者尤其重要!
会稽郡这么庞大的疆域,包含后世两个省,论面积已经有法兰西一半了。都说会稽荒僻,但再荒僻还能比公元前的高卢更荒蛮?
预估的高卢人口怎么也不止两三百万。而会稽最巅峰之时才只有四十万。那会稽南部的隐匿人口,难道连高卢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对这个数据,孙策实在很难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