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生孤注掷温柔 阿堵 讲了什么 > 第〇三九章 为我所用(第2页)

第〇三九章 为我所用(第2页)

这下子,一个也不能杀了。虽然不杀更划算,但是这"春风埋玉骨",实在叫人心里头堵得慌哪!——真想杀几个人去去火。站了一会儿,仰头望望天:哼!"春风埋玉骨"是吧?老天爷,你若胆敢给我春风埋玉骨,看我不还你一个秋风扫落叶!哪怕,哪怕——死了埋了烧了化了……也得给我吐出来!

第二天午后,岳铮、倪俭、庄令辰被押到皇子殿下临时行邸。饿了差不多一天一夜,又在辗转反侧中等候发落,三个人都有点儿萎顿。正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当时一鼓作气,热血冲顶,英雄举动也做了,豪言壮语也说了,脑袋掉了也就掉了。这般拖着打熬一番,免不了就要揣测思量。骨头自然还是硬的,那股气势却没了。

尤其庄令辰,本来就不想死。皇子殿下临走甩下一句"如此风流死法,也太便宜了你",叫他很是惴惴。由此可知,自己那首诗,对方真是彻底听懂了。但是,顺耳不顺耳呢?完全没底啊。

长生面前桌上摆着几碟菜肴和四套碗筷。菜里头居然有熏肉风鸡,算是极难得的奢侈品了。倪俭忍不住就"咕咚"咽了口唾沫,被岳铮横一眼。知道他嫌自己丢人,心想:"你瞪我干什么?肚子饿了要吃饭,天经地义……"

"我有几句话,跟三位说说。说完了,好踏实吃饭。不管三位作何决定,这顿饭都是要请的。"长生站在三人对面,神情也平淡,语气也平淡,好似萍水相逢,君子论交。三个听众被他感染,不由得放松下来。

"算起来,赵琚缩在蜀州,躲了差不多五年了。我大哥已经平定楚州,眼下正在封兰关围着。"

三个听众愣了一愣,才想起赵琚是何许人也。因为这名字虽然天下尽知,但谁也不曾有机会把它当成一个名字叫出来,故此颇为陌生。

"要说大夏国史上,朝廷曾数次偏安蜀州。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最后谁也没守住。"长生一边讲,一边很自然的就想起那个风采流动的身影,恍惚间似乎他就站在身后,正扬起嘴角笑嘻嘻的瞅着自己现炒现卖。

"你们以为——赵琚能撑几年?"

看三人不说话,长生继续道:"父皇登基已有一年半,中原日趋安稳,四边指日宁靖。"略停一停,斩钉截铁,"这天下,已经注定不可能再姓赵,改姓符了!"

岳铮三人做了这么长时间的俘虏,这个认知其实早已备下,只不过心底里始终不愿接受,拒绝承认罢了。听对方如此清晰明确讲出来,脑中不论轻重,都挨了一锤子,呆在当场忘了反应。

"大夏国悠悠数千年,自古以来就是各族共存并立。往近了说,北方柔然一族曾入主中土六十余年。咸锡朝景平年间,夺嫡登位的皇子宋霈,其母出自室韦族。你们锦夏昭烈帝的生母,听说也不是夏人……我以为,时至今日,这夷夏之分,内外之别,非要追根究底,未免迂腐。……"

长生固然是翻炒某人的剩饭,然而听在对面三人耳朵里,只觉这西戎皇子渊博高深,不禁既惊且佩。

"……父皇自登基以来,习夏文,遵夏典,任夏臣,行夏制。戎夏一统,天下大同,指日可待。"说到这,长生加重语气:"锦夏末日就在眼前,而我华荣帝国方兴未艾,前途无量。你们三位,若是觉着那国恨家仇没法放下,我也不勉强,吃了饭,就送三位上路。"

一笑:"上黄泉路。求仁得仁,想必无怨无悔。若是——"把三个听众扫视一遍,用承诺般的郑重口吻慢慢道:"三位若是觉着,有为之身不可辜负,愿意为天下早日太平尽一份心力,吃了饭,便请跟我上路。富贵功业,我符生没法许给你们,但是我保证,你们会有博取它的机会。"

坐下来,拿起筷子:"我没工夫在这里多耽搁。所以,劳驾三位吃完饭务必给个答复。不必拘礼,请坐吧。"

岳铮和庄令辰还站着没动,倪俭左右看看,心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老实不客气在长生对面坐下,大大咧咧开吃。那两人也饿得狠了,见皇子殿下不端架子,毫无派头,干脆也坐下来吃饭。

庄令辰吃着饭,脑子里却在不停的转:"……想我漂泊浪荡半生,一事无成,最后沦为阶下囚、亡国奴——为什么老天偏要这个时候,才给我机会呢?难道说,真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两轮科举皆不得中,孤家寡人,囊中如洗,做了俘虏没法赎身,才赶上这么一遭,遇上这么个主儿……国恨家仇?家仇说不上,国恨倒是有——可锦夏朝也没给我庄某人什么好处啊……"

正自我说服呢,忽听旁边倪俭道:"殿、殿下。"

长生抬头:"有话请讲。"

"昨天……那时候,如果,如果小岳不求情招供,你真的会连那八个人的脑袋一起砍了么?"

"会。"

"啊?"倪俭吃惊。他跟岳铮琢磨了半夜,越想越觉得对方在给自己二人下套。眼见这套已经拴上了脖子,只怕非跟着走不可了,心里终究不甘。他是个直性子,没留神就问出了口。听长生答得顺溜,有点将信将疑。看看对方神色,又绝不像掺假的样子,困惑了。

长生心里觉着这直爽汉子挺可爱,和颜悦色的给他解释:"你们两个若不肯招,便是顽固不化,罪无可恕。你俩做下的这事儿,性质恶劣,影响重大。怎么着也得同甲十人都砍了,才有杀一儆百的效果。"放下筷子,仿佛感叹一般,"虽说人才难得,但是求才纳贤者,要的是为我所用。不能为我所用,死不足惜。"

庄令辰瞅瞅说话人和蔼的表情,骨头缝直冒凉气。忍不住悄悄伸手摸摸脖子——要不是那姓岳的求饶求得及时,这颗脑袋当真就搬家了。

那边岳铮也打个冷战,偏偏倪俭这粗神经,兀自往下追问:"如果,如果我们投降,殿下岂不是……就没法杀一儆百了?"

长生"哈"一声,实在憋不住笑起来。轻轻拍着桌子,边笑边道:"倪大侠,你们肯投降,那是知错能改弃暗投明。我符生肯放过你们,那是不计前嫌宽宏大量。传出去就是一段佳话,哪里还用得着杀一儆百?等着广纳贤才倒履相迎就行了……哈哈……"

听在另外两个人耳朵里,只觉年轻的皇子殿下笑得朝气蓬勃,爽朗直率;笑得奸诈无比,诚恳万分。

庄令辰忽然开口:"殿下就不怕——不怕引狼入室养虎为患么?"

长生侧头看住他,脸上仍旧带着笑意:"你要觉着自己是狼是虎——也不妨试试。"站起来,"好了,这饭也吃得差不多了。不如,咱们准备动身上路?"

三人互相望望,庄令辰头一个拜倒:"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岳铮和倪俭略一犹豫,也跟着拜了下去。

永乾三年(天佑六年)四月,因青黄不接,粮草难济,久攻不下,军中积怨等原因,符定从封兰关撤退。分出一半兵力留守楚州,带着其他人回到顺京。

军中级别较高的将领,基本都在京里安了家,家眷也多数接了过来。符杨在京畿设立了三处大营,作为驻军之所,计划周围再建一些村庄,用于安置军属。只是前两年灾荒闹得厉害,没顾上,普通士兵的家属基本都还留在枚里。

西戎历来全民皆兵:"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话是这么说,到了战场上,优胜劣汰,老弱病残自然先死,剩下的全是真正精兵强将。所以符杨手中总兵力虽然不到二十万,毫不夸张的讲,足以当百万之师。就人数而言,投降改编的夏人"忠勇军"比西戎骑兵要多得多。但在战斗力和胆气方面,十个未必顶得了人家一个,也就协助守卫地方震慑平民,或者派去修筑城池屯田种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