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怪诞心理学作者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e finds interns”(他找实习生交欢)。我最喜欢的回文是字谜创作者考瑞?卡尔霍恩发现的,也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面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重新组合后的句子刚好是整出悲剧的完美概括:“In one of the Bard’s best…thought…of tragedies; our insistent hero; Hamlet; queries on two fronts about how life turns rotten。”(在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中,我们那无比坚定的英雄哈姆雷特对人生腐化的两个方向发出了质问。)上述这些例子虽然看起来令人惊讶,但却并不是什么魔法。说到底这不过是大数法则使然罢了。文字有很那么多种组合方式,剧本和图书中的文字又那么多,所以偶尔出现一些奇妙的回文也就不足为奇了。或许更为奇怪的是竟然有一些人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寻找此类回文。

虽然很多巧合都可以用大数法则加以解释,但有时候也涉及到更为深奥的心理学。199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最常碰到的巧合是“小世界”现象,比如两个陌生人在派对上偶遇,结果却发现他们有共同认识的熟人。'29'大约70%的人声称有过此类经历,其中20%的人说他们经常碰到这种情况。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对这种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章 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10)

米尔格兰姆是一个杰出的人物,曾做过一些闻名于世的心理学实验。从1960年底开始,米尔格兰姆就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探索普通人会不会仅仅因为实验者要求他们那么做就将痛苦和折磨施于他人。'30'在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参与者对另外一名参与者(事实上是一名假装受到了电击的演员)进行电压越来越大的电击。如果参与者稍有迟疑,实验者就会用“请继续”和“实验要求你继续”之类的话鼓励他们持续电击另一名参与者。米尔格兰姆的研究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参与者会因为有身着白大褂的实验者要求他们那么做而对不幸的受害者施予可能致命的电击。米尔格兰姆的电击实验非常有名,以至于每一本入门级的心理学教科书中都有收录,而且成为了对流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少数行为研究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放了电击实验的戏剧,威廉?夏特纳扮演了米尔格兰姆这个角色。1986年,音乐家彼得?加布里埃尔写了一首名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米尔格兰姆的37人》)的歌曲,指的就是在米尔格兰姆的一次实验中,40名参与者中有37人完全听从了实验者的指令。然而,并不为众人所知的是,他的电击实验激发了一系列同样令人震惊的后续研究。谢里登教授和金教授担心参与者可能已经知道电击的受害者是一名演员,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重新做了一遍这个实验,用小狗取代了演员来接受实实在在的电击。'31'实验结果被写成了题为《以真实受害者进行服从权威实验》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只有略多于50%的男性对小狗施予了最大电量的电击,但即便面临致命电压也毫不手软的女性竟然高达100%。

在其学术生涯中,米尔格兰姆不断设计和执行非同寻常且发人深省的实验。事实上,他因此类的研究工作而变得闻名遐迩,以至于当他在1963年11月22日冲进同事上课的演讲厅宣布肯尼迪遇刺的消息时,大部分学生还以为这只是米尔格兰姆的另一个搞怪实验。'32'

米尔格兰姆的理论研究一向是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的,后来他决定以实际的方式了解“小世界”现象背后的真相。'33'他给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198个人分别寄了一封信,请他们确保帮忙把这封信转给“目标收件人”:一位在波士顿工作、住在马萨诸塞州沙伦的股票经纪人。不过,在转寄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要求。那就是参与者不能直接将这封信寄给股票经纪人;他们只能把这封信寄给他们觉得有可能认识那位股票经纪人的熟人。随后的每一位收信人都得到了同样的指示,而且都只能把这封信转寄给自己非常熟悉的人。

那么,到底需要经过多少个人就能与完全陌生的人取得联系呢?美国已经有数亿人口,但研究发现,要让第一个发件人与目标收件人取得联系只需要六个人,这一点的确令人惊讶。这意味着素昧平生的两个人之间仅隔六度之遥。这个结果也暗示,当今社会的联系要比我们想象的紧密多了,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仅凭口耳相传就可以迅速传播笑话、八卦新闻和流行时尚。此外,通过研究每个完整关系链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米尔格兰姆就能够大致了解20世纪60年美国社会的结构。人们更有可能将信件转寄给同性熟人而非异性,而且大部分的传递是通过朋友和熟人进行的,而不是亲戚。米尔格兰姆的发现并不仅仅适用于社会系统,同时也能够诠释其他各种不同的网络,其中包括供电网络、疾病的传播、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递以及大脑神经网络的运转等。'34'

第3章 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11)

1995年,在论及米尔格兰姆的实验时,数学家约翰?艾伦?保罗斯写道:

虽然还不清楚该如何通过研究证实这一点,但据我猜测,在过去的50年里,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平均连接数已经减少了。尽管世界人口的总数量在不断上升,但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缩小。'35'

米尔格兰姆的传递包裹实验所具有的意义是如此重大,再加上保罗斯对于世界必将变得越来越小的猜测,竟然没有任何研究人员想要重做米尔格兰姆的实验,这一点的确非常奇怪。鉴于此,我和同事艾玛?格林宁在2003年决定与《每日电讯报》的科学编辑罗杰?海菲德以及切尔滕纳姆科学节合作,郑重考虑这个议题。'36'我们决定在英国率先再现米尔格兰姆的经典搞怪实验,并对两种说法进行验证。首先,我们是否会得出与米尔格兰姆一样的连接数?或者正如保罗斯所猜测的那样,连接数会变得更少呢?其次,有没有可能借助这个现象来解释我在研究幸运儿和不幸之人时遇到的另一个奇怪现象?幸运儿号称他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机缘巧合,这些巧合无疑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帮助。比如说,他们会在派对上撞见某人,然后会发现原来彼此有共同的熟人,并最终通过这些联系结为了夫妻或者成为了生意上的伙伴。或者,在他们需要帮助时,看起来似乎总认识某个人,而这个人认识的另一个人恰巧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相反,不幸的人很少提到自己有类似的经历。我们想要知道,幸运的人会不会有更多“小世界”经历,因为他们认识很多人,所以会在不经意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并因生活在其中而为自己带来了好运。

我在《每日电讯报》上刊登了一篇短文,诚挚地邀请有意参与“小世界”实验的读者和我联系。随后,100名自愿者收到了包裹,里面还有实验的说明材料以及一套明信片和信封。实验说明解释了实验的目的是确保包裹能够设想转交给特定的“目标收件人”。

我们所选的“目标收件人”不再是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了,而是换成了27岁的卡蒂?史密斯,一名在切尔滕纳姆科学节上负责活动组织的年轻人。和米尔格兰姆最初实验的要求一样,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自愿者和后续的收件人都只能把包裹转寄给自己熟悉的人。所有自愿者和后续收件人都必须将一张明信片寄回给我们,以便我们能够追踪包裹在国内的移动情况。

结果显示,包裹从最初的自愿者到卡蒂只需要经过四个人连接,比米尔格兰姆的实验结果少了两个人。实验中的某些关系链很好地阐释了貌似陌生的人们之间是如何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有一位最初的自愿者是纺织品代理商,名叫贝瑞。贝瑞住在斯托克波特,所以并不认识卡蒂?史密斯,这或许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贝瑞把包裹寄给了自己的朋友帕特,因为她就住在切尔滕纳姆跑马场附近。帕特也不认识卡蒂。她把包裹寄给了自己的朋友大卫,没想到大卫碰巧就是切尔滕纳姆科学节的负责人。这下好了,大卫当然认识卡蒂,所以直接就把包裹交给了她,从而完成了整个链条的传递工作。

我们的研究是第一次在英国复制米尔格兰姆的实验。包裹到达目标收件人所需的平均连接数减少了,这或许是因为英国的人际关系比美国更为密切的缘故。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我们感兴趣的某种可能性的有力证据,证明了在过去的40年里世界的确变得越来越小了。或许,正是由于电子通讯的普及、电话网络的增加和更为频繁的旅行,我们所有人都比以前更为接近了。从社交层面上来说,或许科技真的让世界变小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章 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12)

全球变小的可能证据看起来都是合情合理的,不过我们是否发现了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幸运儿的人脉更广,因而生活在比其他人更小的世界里呢?为了找出问题的答案,我们要求每一名最初的自愿者在参与实验之前评估自己的幸运程度。有38名自愿者没有把包裹寄给任何人,因此他们收到的包裹最终也未能送到卡蒂的手中。有趣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在此前都把自己评估为不幸之人。我们想要找出这种奇怪行为背后的秘密。为了确保能够参与实验,这些自愿者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为什么在实验刚一开始的时候就放弃了呢?我们写信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寄出包裹。他们的答复蕴含着非常明显的信息——大部分人说他们想不出有什么熟人可以帮忙把包裹寄给卡蒂。因此说,看起来从一开始幸运的人就比不幸的人认识更多潜在的收件人,所以转寄包裹的成功率也就大大提高了。这个结果充分证明了幸运儿所处的世界的确比不幸的人更小,反过来,这也进一步增大了他们在生活其中的小世界里经历“幸运”巧遇的可能性。

在烧红的火炭上行走和幽灵鬼怪

有些人似乎可以在火上行走,在一长列烧得通红的木炭上赤脚走过却毫发无损,要知道,木炭的表面温度可高达1000华氏度左右呢。科学上对这种惊人技艺的解释是这样的:炭的导热性非常低,再加上炭火余烬的面积相对较小,所以真正传递到脚底的热量很少。然而,很多的火行者对此却有一些听起来很不寻常的诠释,并因此将在火上行走当成了不错的谋生手段。据他们说,他们是用心灵的力量创造出一个神奇而强大的力场,这个力场足以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并宣称可以将这种技巧传授给其他人。科学家预测,人在烧得通红的木炭上行走的距离最长可达15英尺,在这个范围内脚底是不会被烧伤的,不过,号称自己有超自然能力的人夸口说,无论走多远他们都会毫发无损。

2000年,我和英国广播公司的科学节目《明日世界》合作,决定在电视直播中测验这种说法。'37'节目组斥巨资燃烧了50吨木材,并制造出一个长达60英尺的炭火长廊。接下来,号称能够创造奇迹的火行者们就将在实况转播中测验他们的超自然理论了。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火行者在走到25英尺左右时就跳离了火炭,而且双脚均出现了二度烧伤。事后我采访了这些火行者,他们对自己的失利找到了不错的借口。有一名火行者说深度催眠状态是成功走过炭火长廊所必需的,但电视转播时的强光让他根本无法进入这一状态。另一位则解释说就在她开始走上炭火之前,她的守护天使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离开了。这次测验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相信不可能的事情有可能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即便出现了双脚二度烧伤的悲剧,这些火行者依然未对自己宣称的超能力产生丝毫的怀疑。

幸运的是,大部分人并不认为自己具有超能力。不过,很多人相信他们经历过同样奇怪的现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有鬼魂存在,而且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号称的确遇到过鬼魂。我不知道鬼魂是否真的存在,不过我非常肯定大家都很会欺骗自己去相信真有此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为了探索灵异经历背后的心理因素,我和我的同事们做过各种各样非同寻常的实验。'38'英国的鬼屋数量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的很多实验就是在英国各地最著名的鬼屋里进行的。我们也是首批受邀到英国皇宫调查灵异事件的研究人员,并因此在伦敦郊外华丽的汉普顿宫呆了整整十天。还有一次,我们在苏格兰的爱丁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这里历史悠久的街道下面有几间幽深的地窖明显是在“闹鬼”。。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3章 一切皆有可能——灵异心理学(13)

人们经常会发现,我们的实验跟电影《捉鬼敢死队》中所呈现的方法截然不同,这多少让他们有些失望。我们并不会穿着连身衣、背着吸尘器走来走去,而且我们从来也没有用抓鬼陷阱捉到过任何幽灵鬼怪。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或反驳有鬼怪存在。相反,我们的工作是想搞清楚一个疑问:在这些著名的闹鬼地点,人们经常会表示遇到过灵异事件,这到底是为什么?

大多数的研究是邀请一些人以一贯的方式小心地走过这些闹鬼的地点,并请他们描述是否感受到了任何诡异或者不寻常的现象。随后我们会对号称感受到灵异现象的人和他们有此感受的地点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梳理出灵异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

我们发现,有些人对鬼魂的存在要比其他人敏感得多。很多自愿者在走过“闹鬼”的地点时并不会感受到任何灵异现象,然而,几分钟后,当另一个人走过同样的地点时,马上就会感觉到不大对劲,并说他们感觉周围有诡异的东西存在。那些能够感觉到诡异现象的人通常都具有非常不错的想象力。这些人都是很好的催眠对象,比如说,他们经常会忘记自己在出门的时候是否拔掉了电熨斗的插头,或者他们会设想自己忘记拔了。他们看起来能够说服自己鬼魂就站在他们身后,或者藏在黑暗的壁橱里。结果他们就会真的感觉到非常害怕,这会促使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出一系列与恐怖相关的信号,比如脖子后面的寒毛会竖起来,或者突然感觉到浑身发冷。

研究还发现,背景信息在实验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姆?赫安发表的一篇实验报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39'吉姆是我的合作伙伴,他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电影院,这里并没有任何闹鬼的传闻。随后吉姆分别让两组人在里面四处走动,并描述自己是否感觉到了任何诡异现象的存在。其中一组人被告之这家电影院里出现过很多灵异现象,所以他们会特别注意根本不存在的灵异活动。另一组人则被告之这家电影院将要进行翻新,希望他们评估一下每个房间给他们的感觉。两组人在电影院里参观的完全是相同的地点,但在参观之前被灌输了完全不同的思想,结果“抓鬼”组报告的不寻常体验要远远多于另外一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灵异体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