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开元风流资源 > 第17部分(第2页)

第17部分(第2页)

韦陟盯着崔宗之那张阳光俊美的脸颊,眼神极其锐利冰冷,语气又高傲冷冽,说的话更是能够得罪死人,而两人的家世相当,都已萌补入官,父亲又都是曾经的宰相,rì后也能毫无悬念的继承国公的爵位,可以说,这两位天之骄子的碰撞,让人又期待又害怕一发不可收拾。

却见崔宗之洒然一笑,玩味的看了韦陟一眼,两人目光交错间,仿佛又电光火石闪过,不过他却反而微笑着解释道:“韦公子说的话的意思,应当是马上摩诘所写的这种题材的诗不适合用行书,这却是很有道理的,既然韦公子有这个兴致,那我也不夺人之好了。”

王维感激的望了崔宗之一眼,只觉得此人的脾气倒是极好,竟然对韦陟的态度能这般容忍。

韦陟也没有想到能够轻易压制崔宗之,可他也懒得多想,只是让人笔墨纸砚伺候,他的书法极佳,签名更有“郇公五云体”的美誉,郇公便是他继承的“郇国公”的爵位。

韦陟属于轻易不动笔,一动笔却能写出令人赏心悦目书法的人。

对于崔宗之与韦陟这两位极其“硬实”的名门嫡系公子对王维“捧臭脚”的行为,无疑让某些年轻文人嫉妒,心里期盼着王维写不出什么妙诗,这样便能看到王维出丑。

崔颢这时的心理无疑是极其复杂的,因为这时他写的诗肯定是所有人中最好的,但他深知王维的实力,他既希望王维写的诗比自己差,这样就能让他保持第一的地位,又希望王维写的比自己好,毕竟这次的机会,是王维给他的,而他也希望友人能够更加名扬。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王维时,王维深吸一口气,先确定了诗的题目——红牡丹,韦陟随即提笔,没有一丝停滞,便是连他的字中,也深深的让人体会到一种“高贵冷艳”的气息。

众人见到这个诗名,不由将目光投向台上的红牡丹,那两位屡试不中的士子李颀与丘为不由小声讨论起来:

“看来这王摩诘要直接描写这红牡丹刚刚的歌声了,却不知如何才能写出彩?”

“直接描写这名伎,未免太俗,很难写出彩啊,就算用词再妙,最多不过就是刚刚那位崔小郎的水准,这选材实在有些……”

……

李颀与丘为的议论无疑便代表着大多数人的看法,那位一直看王维不爽的包融,脸上带着不屑的冷笑,只觉得王维这次肯定要栽,便是连那位一直看王维的“草圣”张旭,这时也紧皱眉头,不知王维准备怎么写。

唯有贺知章、岐王李范等人脸上带着胸有成竹的笑,似乎对王维的才华有着盲目的信任。

王维直接将全诗吟了出来:“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yù断,chūnsè岂知心。”

韦陟挥洒自若,同样提笔一气呵成。

众人听过王维的诗后,不由齐齐一怔,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全场一片安静,而那位一直对王维有偏见的包融,在听过此诗之后,尚未品味,便当先发难嘲讽道:“王摩诘,你这写的是花,可不是人!完全不符合岐王刚刚所说的题材,这可真是荒……”

未等包融说完,崔宗之忽然拍案而起,只是盯着舞台上那位披着绿sè纱衣内着红sè襦裙的名伎,大声说道:“妙,大妙!的确写的是红牡丹,一语双关。”

众人被动作夸张的崔宗之吸引,纷纷顺着崔宗之的目光,看着舞台上那位名伎红牡丹,而红牡丹全身散发的愁绪,也终于被不少人捕捉到……

王维的诗,韦陟的字,在传阅时,被品味良久,渐渐的,那安静的场面渐渐变得有些sāo动,因为大家都品味出了这诗的巧妙之处!

单看整首诗,写的仿佛只是普通的红牡丹花,但事实上,它却又完全写出了名伎红牡丹的所有特点,尤其是后两句,简直就是点睛之笔,王维甚至敏锐的捕捉到了红牡丹内心的忧愁!

已经反应过来的包融,脸上一片赤红,因为他刚刚指责王维不对的地方,却正是全诗的妙处,明明看似写的花,但真正写的,却是人,若是心境平常的包融,断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因为太想找王维的痛脚,竟然一时间没有品味出整首诗的妙处来,反而急吼吼的找刺,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

求收藏票票~~~~~~~~~

29、各方赞美

()    不过此时虽然众人略有sāo动,但大都还沉浸在对这首《红牡丹》双重意境的品鉴之中,一时间都没有在意开始时包融的失态,这越品味却越觉得王维的这首诗极其jīng妙!尤其是契合此时的场景,众人一边品味全诗,一边看着舞台上的红牡丹,还有人的目光则投向阁楼外的牡丹花丛,只觉得那种心中的触动无法言述。

且来从诗的表层意思来看前两句,首句“绿艳闲且静”,写牡丹枝叶的情状。浓绿的叶子,文雅而端丽;绿艳的叶子中,盛开着一朵红艳的牡丹;次句“红衣浅复深”,红中见绿,在绿艳的底sè中有了艳红的花sè;在红中又分层次,使sè调有着一种和谐之美。

而此时再看这位名伎红牡丹,她身外披着的绿sè纱衣,做工jīng致,上面有美丽的图案,遮着她那皓腕若隐若现,当真是让人觉得惊艳,而红牡丹的从出现开始就表现得极其娴静,让人心动,完全契合这首句“绿艳闲且静”,至于第二句“红衣浅复深”,则指的是红牡丹绿sè纱衣下的层次分明的红sè襦裙,由浅入深,却也极其应景。

可以说,这开头两句,就道尽了唐朝国花红牡丹与台上名伎红牡丹的特点,其妙处便在它的一语双关,让人拍案叫绝。

而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却是后面两句,表面上可以这么看:诗人赏着红牡丹,不知怎么了,映入眼帘的不是红艳可爱、充满生机的牡丹形象,看着看着,竟生出另一种情状:牡丹花盛开了,但它心事重重,忧伤满怀;见状,不禁要问chūn光,你可深知牡丹花儿的心思,牡丹花儿的忧伤吗?“chūnsè岂知心”是诗人巧妙的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同情与爱怜。

从深层次来看,“花心愁yù断”,便点出了女孩红牡丹的闲愁,而“chūnsè岂知心”,则显得有些嘲讽,因为“chūnsè”无疑便暗喻此时在场的所有文人,毕竟像红牡丹这样的名伎,也是逐水草而生,唯有文人们的追捧,才能让红牡丹更加有名气。

但这乍一听是有嘲讽之意,但细细品味,却又会让文人们觉得颇有优越感,毕竟这可称为花中王者的红牡丹,也需要chūn天的阳光照耀,便如同花魁红牡丹也需文人的追捧一般,这便让某些文人自我感觉极其良好。

再细细一品,便能察觉到王维本人是何等的心思细腻,如此匠心独运,让不少文坛大佬都连连赞叹,难以释怀。

总的来说,王维这样一首诗,粗粗一看,肯定无法咀嚼出这样的妙处,若是流传到后世,考据党不知道历史上有这样一场宴会的话,那对其的解读,肯定流于表面,甚至还会联系诗人的生平,说是红牡丹暗喻诗人自己,而“chūnsè岂知心”则是被认为诗人在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却不知这红牡丹的最妙之处,便在于一语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