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段国学要哈萨克斯坦原因很简单,第一个是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通向中东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通往西进中秋明油田的关键地方,有这两条就已经足够段国学出兵的理由。而且不仅是秋明油田这个现在苏联人还未知的这个超级大油田,就连哈萨克斯坦本身土地里就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有煤、铁、铜、铅以及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钨矿储量更是占据世界前三位中的一席。不过更让斯大林等一些高级官员所心寒的是,一旦哈萨克斯坦被攻陷,那么苏联的原子弹计划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失去了占全球铀矿储藏量百分之十五的哈萨克斯坦,苏联的核计划将受到最为致命的打击。
苏联的核计划,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却也是一直处于高度机密中快速研制的进程,苏联在受到德国进攻时,最优先撤离的便是在乌克兰、白俄罗斯一带分布的各种与核研究有关的机构和设施;在经过战略转移和迁徙后,苏联的核物理研究即便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两座城市被攻陷后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通过在美国的高级间谍,斯大林也略微知道美国人同样在进行着核物理研究,只是进度上要比苏联快上很多。
而中国出兵哈萨克斯坦虽然让斯大林感到愤怒,但却也无能为力,东西两线的战斗已经让苏联的国防力量捉襟见肘,实在是没有能力再开辟第三个战场来抵御中国人西进的脚步。不过深知哈萨克斯坦对于苏联现在意味着什么的斯大林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那就是将派遣到铀矿采集区的所有部队以及工作人员疯狂开采已知的铀矿,并用最为优先的运输方式向苏联西部运送矿石,为的就是试图在中国人占领这里之前获得到足够的铀矿储备,以免出现研究出核弹却无原料生产的尴尬局面。要知道自从科学界推演证明了核物理爆炸所能产生的恐怖威力后,铀矿就已经被各国高度敏感的取消了国际交易,各国情报机构对每一吨铀矿的开采和运送最终地都有着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就是从源头上断绝其他势力获得这种无上大杀器的可能性。
斯大林知道哈萨克斯坦土的上的铀矿对苏联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已经大军兵临城下,既然已明确知道无力再继续占据着这里,那么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夺铀矿以保证苏联核弹研究,斯大林相信,只要苏联能研究出核弹,那么苏联就还有再翻身的机会,也许不只是翻身,甚至能将苏联站在世界武力最高峰的巅峰之上。
第四百二十四章 迷雾迷敌
“这多重压力解压,现在只剩下个战果大小的压力,短短的几十个小时,怎么看都有两世为人的感觉啊……”好好的休息了一天,第二战区总司令银续来回到了自己的作战岗位上,虽然经过一天的休息,但是银续来的精神仍旧有些萎靡,想来是长期的亢奋状态透支的后果。
“司令,你这么说挺形象的。想罗科索夫斯基当初上来就狂咬的时候,我们被别着手脚打,那就象是有力使不出的感觉;现在终于开始扬眉吐气,是不是该向国内发回最新的战报,要知道那些随军记者们可都写了一大版一大版的文章 等着发稿。”
“不急,这些稿件的发布必须仍旧按照以前那样经由中宣部和总指挥授意后才能发布,还是老样子,先让他们发回去给报社,什么时候印刷刊登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将现在的仗打的更好。近卫师长春团现在在哪个位置?”银续来没有太多的理会宣传上的事,而是询问到最新的战局情况。
“长春团已经突进到鄂嫩河一带,现在开春解冻,苏联步兵可以徒步渡过河面。已经有很多苏联溃兵渡过了河面继续向后逃窜,我们已经派遣空军轰炸冰面阻止苏军继续逃窜。”
“很好,让长春团的部队沿河岸来回进行攻击扩大战果并阻止更多的苏军渡河。不过已经渡河的苏军你们有派部队前去追击吗?”银续来很满意自己的作战参谋在自己不在的时候的判断和指挥。
“有!我们在上游保留了一处冰面供我们的部队通过河面继续追击,但是现在油料和弹药的消耗是我们最大的困难,除了长春团能保证一定额度的空投补给,其他的追击部队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步兵,弹药也只有一个基数。”有喜就有忧,好消息后面肯定有着坏消息。
“空军那边还能不能再增加空投。”银续来眉头拧在一起紧盯着地图。
“很困难。现在由于距离拉远,直升机的运载量已经很小,而运输机又不多,空投的物资实在有限。而且……而且据气象部门预计,在未来四十八小时后,天气情况将变得恶化,飞机将无法能够起飞作战……”作战参谋如实的汇报着。
“也就是说在四十八小时内,我们必须想办法向前线追击部队投放最基本的补给。”银续来接过了话头,作为高级指挥官,他当然知道天气情况对战斗进程所带来的影响。
“空军那边我来想办法,你紧盯着地面部队的变化,督促鄂嫩河以东的部队尽快歼灭还未渡河的苏军部队,已渡河追击部队注意弹药的消耗和就地收集作战物资,没有了自动步枪和坦克汽车,这仗我们照样打。”
“是!!”
西南,这个中国政治和经济以及业的核心区,中国最高领导人段国学正在和新闻宣传部领导人黄智忠以及一干政治巨头们商量着什么。
“总指挥,现在第二战区已经解套,正向着大红高涨的趋势变化,第四战区的战斗又顺风顺水,您还压着消息不全面放开,这对国民和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有些不利吧……”黄智忠拿着最新出版的几份国家新闻喉舌报纸上的内容向段国学诉苦,在这些报纸上,刊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各战区的胜利,而是刊登着各地民生的主要变化和经济发展局势。从报纸上看,人们无法能够想象得到,在中国的北、西、南三个方向上,中国已经获得到了多大的土地和战略优势,人民群众似乎在这样的刻意引导下更关注着身边一点一滴的生活改变。
“那你认为刊登这些战役胜利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多大的好处?”段国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黄智忠。
“如果总指挥你从这块来说我也不好反驳,毕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不是我们中国现在又打了多大的胜仗,大家还是更关心自己的腰包是否更鼓了一点,吃的更饱更好了一点。”黄智忠听到段国学反问的重点后有些泄气。手中的报纸重新放回到了桌面上,而报纸的标题上,“塑料大棚成功引进河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