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清三杰是哪三杰 > 第49部分(第1页)

第49部分(第1页)

洪秀全以及大众,正因一时不能攻入长沙,都在气闷。一听丢下此地,去攻岳州之话,个个无不活跃起来。连这位洪宣娇也来说道:“军师此计足见眼光深远。只要得了武昌,一下南京,大局一定,还怕这座区区的长沙城池,不姓洪么?”

钱江一见大众赞成,又与秀全附耳说上几句,他又上马而去。

洪秀全既得钱江的秘授之计,心里已有把握,马上下令,所有各路人马,直向岳州杀去。

哪知前清的省界二字,分得最清,各人只知保守自己统辖的区域,对于邻省,已不与他相干,遑论远处。所以那时咸丰皇帝的上谕,犹同雪片般的飞至,只叫鄂赣汴的几省军队,去救湖南;大家虽然奉到上谕,仍旧推说本省兵力单薄,只好顾着自己。倘因出兵之故,自己辖地有了疏虞,其咎谁负?咸丰皇帝听了这些说话,也只得再命湘省自行添招新兵而已。

那时的湘抚张亮基,全靠曾左彭胡几个,帮他的忙,一座长沙城池,始未失守。试问他还有甚么兵力去顾鞭长不及马腹的岳州呢?这样一来,洪秀全的所有大军,真正的如入无人之境起来。于是首破岳州,次破汉阳,武昌省城,也是芨芨可危之势。城内两位督抚,明知湖南的地方,有那曾左彭胡四把好手,尚且把这外府地方,统统失个干净,仅留长沙一个蟹脐罢了。此地既无良将,又没兵饷,还有何望?当下只好急将那位李臬台请去,对他说道:“我们都知你的孟群世兄,金凤令嫒,都是将门之子,文武全才;金凤小姐且有法术。总而言之一句,这座武昌的危城,可要交与老兄身上的了。”正是:

漫道姑娘能作法

须知老父爱谈兵

不知那位李臬台究竟能否担任这个大事,且阅下文。

第二二回 宝石孕奇文太平天国 名棋逢敌手獬面藤兵

洪秀全既得岳州、汉阳等处,一鼓而下,直薄武昌。武昌的制台赫德,抚台常大淳,早已吓得呆若木鸡,只好去把李臬台请去商量,要他去把一子一女唤来,保那危城。

原来那位李臬台的名字,叫做声鉴,河南人氏。他的儿子,名叫孟群,非但文武全材,且以候选道台的资格,在他原籍办理同善堂的事务,舆论极佳极桂。他的妹子,名叫金凤,幼年时候,曾得异人传授,能知呼风唤雨之术、倒海移江之法。因奉师令,誓不嫁人,所以只在家中侍奉老母,平常是足不出闺门一步的。岂知那位李声鉴廉访,也有几分武艺。虽然已有六十八岁的年纪,却还老当益壮,每每自己称能。平生最恨邪术,因此不甚喜欢他的那位千金。

这天一见制台、抚台二人要他去召他的子女,前来御敌,他就大不为然来。当下翘起胡子的答道:“二位大帅,要把这个守城退敌的责任交付司里身上;司里受国恩深,位至臬司,又蒙二位大帅如此相看,应负守土之责,若命司里办理此事,司里决不敢说一个不字。若是要命司里去召我那不肖女儿,来用她那邪术,司里誓死不为。”李臬台在他说话的时候,声如洪钟,目如急电,似乎还在气烘烘的样儿,大有怪着两位上司,只重他那女儿的邪术不重他的武艺之意。

当时的一督一抚,既见李臬台肯去负责,只要能够守域退敌,去不去召他的女儿前来都是一样。便去恭维了李臬台几句,立即会衔委他兼着全省营务处观辩证法与历史发展规律,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以为,以及水陆总统之责,连那本省的提台,也得归他节制。李臬台至此,方才当面就谢了委,马上回到他的臬台衙门,即使文案写了一个招安的谕帖,命人送到洪秀全的军中,要取回话。

那时洪秀全的本人,还在汉阳。当下看了李臬台的谕帖,便一面交与李秀成去看;一面跟着对大家冷笑了一声道:“这个姓李的,恐怕还在做他的梦呢。现在他们的这座武昌城池,不但仿佛已在我们手中一样,就是那座北京城,指日也要姓洪的了。这个姓李的可真有些老糊涂的了。”大家听说,自然一齐附和几句。

李秀成等得看完了那个谕帖,方才叫着洪秀全道:“千岁,我们此次的破岳州,占汉阳,虽是遵照钱军师的火攻之计,方始有此顺利,但也关乎天意。”

洪秀全听了,忙接口问道:“甚么天意,我怎么没有知道。”洪秀全问了这句,不待李秀成答话,他又忽然的笑了起来道:“大概就是我们天父的恩典吧。你说天意途和国家消亡等问题。这部著作为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似乎还觉有些含混。”

李秀成听说,连连也改口的笑答道:“我说的天意,正是我们天父之意。”

洪秀全点头道:“这才对了。副军师快说你的说话。”

李秀成道:“听说岳州地方,在一个月之前,那座城隍庙里,每夜必有数百野鬼的哭声。那里居民,无不听见。直待我们得了岳州北宋邵雍有“太极既是吾心”的说法,把心看成世界的本体。,封刀之后,方停哭声。此地汉阳城的一座关帝庙前,本有一塔,也在我们入城的三天以前,忽然无缘无故的自陷下去。邻近居民,掘出一块石碣,上有‘辰火天明,金铁争呜,越王过汉,东国太平’的十六个字样,可惜已被地方官吏藏过。既是我们的这位天父这般显灵,似乎稍免一些杀戮,以体天父好生之心才是。现在李臬台既来招安,也是他的先礼后兵之处。我们不妨也回一个谕帖,命他献城投降,免得涂炭生灵。”

洪秀全听了这话,并不赞成去回谕帖之事。单去急下一令,说是无论军民人等,能将那块石碣献上,立赏千金。

李秀成便自己作主,就在李臬台的那个谕帖之上,批上三日之内献城,可饶尔命十个大字,付与来人去讫。又对洪秀全说道:“千岁快快下令、可命众将赶造浮桥的工具,我们三天之后,要取武昌。”

洪秀全听了一愕道:“怎么?还要搭浮桥不成。”

李秀成道:“我能预料我们的钱军师和杨秀清的两路人马,三天之后必到此地。武昌是长江的上游,城里纵没甚么良将、也因地势关系,并不比较长沙容易。”

洪秀全听说,方才传令众将,听命各人部下,限期预备浮桥工具。三天不成,军法从事。大家奉令,自然各自遵办。

哪知第二天的下午、钱江和杨秀清的两路人马,果然到来。洪秀全一见钱杨二人之面,急去一手一个,拉着钱江和杨秀清两个大笑道:“我们弟兄几个,竟会在此相见,半是天父之恩,半是你们二位之功呢。”

钱江尚未开口,杨秀清因与洪秀全相别已久,急也紧握洪秀全的手道:“千岁快快不必谬赞,我说天父固然有恩,众人固然有功,独有兄弟没有一点劳绩可言。此来正要向千岁谢罪。”

洪秀全听了又大笑道:“贤弟之功、岂让众人,快快不准谦虚。我们坐下,还是先谈正事要紧。”

等得大家坐下,李秀成便向钱杨二人,报告近日的军情,钱江听毕,即对洪秀全道:“千岁既已下令赶造浮桥工具,这是最好没有。此次我和秀清大哥两个,乃是丢下了向荣,漏夜兼程赶来的。因为清廷已把向荣授为钦差大臣、张国梁也得了记名提督,江忠源也得了特旨道员。我料向荣,既受清廷的殊恩,一定要和我们拚命。与其和他在那长沙城外只管恋战,不如赶来此地,先将武昌占下,再向下游杀去。总以先得南京、方能北伐。”

洪秀全听说,连连称是道:“军师的调度、我久钦佩。你既同了秀清兄弟各率大军赶来相助,还有何说。”

钱江、杨秀清二人听说,忙又一齐答道:“话虽如此,总得千岁主持一切。”

洪秀全便稍稍把头一点,看了萧三娘一眼,又对杨秀清笑道:“你们夫妻二人,也算久别的了,快趁还有一两天耽搁的时候,你们可去仿佛新婚一下吧。”

此时的萧三娘,本是坐在下面,一听洪秀全忽说趣话起来,不觉将她那张粉脸一红。走至洪秀全的面前,微微地笑着道:“我和他两个,也是老夫老妻的了,千岁怎么说出新婚二字。倒是我有不少的军事、要和他去商量商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